央廣網北京2月13日消息(記者丁飛 鄭澍 陳慶濱)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面對疫情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再次展現巨大韌性,率先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恢復經濟正增長,成為全球經濟陰霾下的一抹亮色。

展望2021年,站在“十四五”開局和兩個100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經濟如何乘勢而上、奮勇前行?中國之聲春節特別報道《中國經濟迎牛年》13日推出第一篇:《逆勢增長的外貿外資如何開新局》。

“前所未有的困難,以前沒試過的”,這是一位廣東外貿人、江門外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錫彥在農歷鼠年年末向記者發出的感慨。這一年,中國先后出臺4輪穩外貿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徐錫彥說:“年初的時候就推出‘六保’,做了很多政策調整、各方面很果斷的措施。比如社保緩繳、保市場主體等等措施,對我們,特別是一些中小型的企業特別明顯,舒緩了他們的困難。”

“一部跌宕起伏、鼓舞人心的勵志故事”,這是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對過去一年中國外貿的總結。這一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市場份額也創下歷史最好紀錄。

李興乾表示:“一季度急劇下降,二季度攻防轉換,三季度四季度穩步回升,逐月向好。走出一條令人振奮的V型反轉曲線,這是中國外貿綜合競爭力的充分體現,更是國際市場和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外貿投下的贊成票。”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坦言,當前我國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穩外貿穩外資壓力還很大。2021年將在促進外貿外資穩定發展、提升質量上下功夫,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他還透露,穩外貿方面,將重點實施三個計劃:"一是優進優出計劃。開展出口質量提升行動,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二是貿易產業融合計劃。認定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一批加工貿易產業園區、邊民互市落地加工試點,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三是貿易暢通計劃。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商建貿易暢通工作組,擴大海外倉規模,加強國際營銷體系建設。“

2020年天津海關推出的17項自主創新舉措中,有3項制度被國務院納入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國復制推廣,占全國海關系統的三分之一。天津海關自貿處副處長許慶華告訴記者,2021年計劃從企業最急、地方發展最需要處著手,吸引更多的航空相關企業來天津,繼續促進保稅維修業務發展。

“如我們制定的航空產業集群監管模式,對航空制造、維修、物流服務等領域的鏈上企業,進一步簡化海關監管手續,便利貨物流轉,極大釋放企業活力,吸引更多的航空產業相關企業來津發展;繼續促進保稅維修業務發展,拓展維修產品種類,制定綜保區內外聯動,跨關區聯動等多項措施,解決維修企業發展的堵點和難點。”許慶華說。

形勢越是困難,就越是要堅持擴大開放。2020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將近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規模創歷史新高。這一年,我國繼續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出臺財稅、金融、社保等助企紓困政策,保障外資企業同等適用;新設3個自貿試驗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展望2021年,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透露,在穩外資方面,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優化環境:“一方面,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落實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創新提升國家級經開區。另一方面,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優化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發揮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作用,保護外資企業知識產權和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