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體育健身行業有點特別,它和健康息息相關,本來在疫情面前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其似乎更應該受到重視;但是,人員密集、極度依賴現金流又是它的固有特點,這在疫情之下,從經營的角度來看,恰恰又是最容易受到沖擊的“軟肋”。

  雖然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多地健身房、室內外體育場地從3月中旬以后已經開始逐漸復工。但有調查顯示,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個別地方的健身行業好像還沒緩過來。8月6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之聲和央視體育頻道聯合推出的節目《決勝時刻》,關注經歷疫情的體育健身行業如何讓自己強起來?

  疫情遲遲沒有完全過去,健身行業依舊在煎熬,營業沒有人流,資金缺少流水,導致生存越來越難。通化市勝利路360健身連鎖俱樂部在疫情期間始終關停,一直到4月份才終于重新開門;然而,持續3個月的被迫歇業,教練及員工先后離職,團隊幾乎解散。360健身連鎖俱樂部總經理王宏偉介紹:“正常來我們家鍛煉的人數每天在300人到350人,這段時間大概在170人到200人,這算好的,前一段時間更少。”

  健身行業不同于餐館、超市,支撐健身房資金鏈的關鍵在于開卡量。盡管推出大量優惠,但該健身房的新客戶開卡量只有去年同期的40%。王宏偉表示:“過完年,三月份屬于所有健身行業的爆發期,很多俱樂部會在三月份到四月份之間有現金流,進而支持下半年的運轉,比如房屋租金等;但今年由于疫情影響,沒有這部分現金流,導致資金鏈完全斷裂。”

  在將近4個月的“顆粒無收”、營業后門庭冷落的境況下,健身行業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負重前行,規模越大,所付出的成本也就越高,但更大的成本還在于房租。王宏偉說:“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整個俱樂部處于負債的情況之下,賠大概40萬元左右的營業額。”

  各地所遭受的疫情程度是不同的,低風險地區可能3月中下旬就已經陸續開店了。而比如北京,6月份始于新發地的疫情讓北京的健身場所在當時剛剛開放不久又被迅速叫停,直到7月底才有條件放開。停了這么久,這個影響是不是更大?北京貓瑩瑩體育創始人、健身培訓導師趙立螢表示,以健身教練為例,疫情給北京體育健身行業從業者帶來的人均損失達到數萬元。她說:“從北京來看,其實影響還是蠻大的。一些中型、大型的連鎖健身房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基本上處于停止運營的狀態,所以對整體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往年同期,教練員的收入基本會在2萬元左右,但目前,教練在線下一對一授課的收入基本上沒有了。大家應對的辦法,第一,及時止損;第二,培養教練,使其變成線上的指導教練。”

  可以看到,健身行業經營者們面臨的主要壓力是房租、疫情后不確定業務能否開展以及人員工資等運營成本。4月以后,隨著全國范圍內的疫情逐漸消退,越來越多的健身房開始復工,整個健身行業的鏈條也開始慢慢重新轉動起來。加之各個地方推出的房租和稅費減免政策,有些地方健身行業也逐漸恢復了“元氣”。

  7月30日下午,成都市武侯區天仁路附近的奇跡連鎖健身房里人氣高漲。健身房會籍主管周旭鵬說:“之前做了一次促銷活動,現在基本上已經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狀況。”

  據成都休閑健身行業協會王遠江會長介紹:“3月份很困難,大家心里都沒底,4月復工50%,6月超過80%,7月到了90%左右的流量。房東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相應的房租減免和社保減免對我們的復蘇發揮了很大作用。”

  房租的減免給成都健身行業的復蘇打了一劑“強心針”,大量稅收的減免也給人員密集的健身行業卸下了重重的包袱。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稅務局政策法規處一級主任科員尹崇達介紹:“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中小企業,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房租減免、稅收減免,這是成都健身行業能迅速恢復的關鍵。其實,可以利用的政策不光是減稅。浙江紹興對包括當地健身行業在內的體育服務企業提供300萬元左右的幫扶金;山東青島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通過發放消費券,鼓勵和引導人們走進健身房……對體育健身行業來講,這些都是來自政府、社會等外部的扶持力量。面對疫情的考驗,健身企業自己又能做哪些改變呢?

  正值暑假,在青島市嶗山區的一處游泳中心,來學習游泳的孩子不在少數。健身區域,每一個跑步機上都有氣喘吁吁的會員,十多平米的力量練習場地也擠著3個鍛煉的人。受疫情影響,此前健身中心的經營情況很不好,有兩個月根本無人光顧。

  為了保住店面、穩固客戶,疫情期間,中心創始人兼教練單信瑋和同事們嘗試起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單信瑋介紹:“我們跟支付寶螞蟻信用做了一個代扣的合作,區別于以往傳統的一次性預付,我們現在可以分期付,會員的年卡可以按日來扣,會員不用擔心出現不退費的情況。一旦哪一天我們的俱樂部不經營了,支付寶會直接終止我們的服務合約,也就是說,會員在俱樂部其實不會押一分錢。”

  健身企業“不要會員押一分錢”的新模式,表面上看起來減少了現金流,但卻留住了人心。與此同時,大部分健身企業還抓緊時間開展線上業務,開抖音、搞直播,“主戰場”從線下轉到線上。困難是事實,但是從樂觀的角度來講,健身行業從業者迎難而上、積極創新的一些探索和實踐,有些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閔捷在接受《決勝時刻》主持人方亮采訪時表示:“政府的政策和一些補貼還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沒有這些政策,在疫情之下,一些企業要想自救,可能有一些困難;第二是社會資源,社會上也有一些融資的優惠,比如利率的優惠等,但這些需要健身企業去了解、申請等;第三是企業自身的自救,比如怎么降低成本;怎樣開發新產品,尤其是線上的產品;怎樣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用戶體驗感等。”

  8月8日是我國全民健身日,多地將舉辦相關活動。比如,北京418家健身場館屆時可以免費預約體驗。我們期盼著,經歷了疫情,有更多人走進體育場、健身館,體育健身行業能讓自己更快地恢復生機與活力、更快地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