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前,我國正值防汛關鍵期,各地汛情持續發展,尤其是長江、太湖及淮河流域防汛形勢較為緊張。國家防總22日繼續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目前,防御工作難點在哪里?未來汛情還會進一步加重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就此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及水資源學家王浩。
今年3月28日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汛情、災情嚴重,特別是6月以來,西南地區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遭受嚴重洪澇災害。與往年相比,導致今年南方雨水情勢異常的原因是什么?王浩表示,總體來講,今年南方區域性洪水是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太副高)、西風帶、高原積雪及全球氣候異常等綜合作用引發的結果。“最主要的是今年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并且穩定維持在北緯20度至23度,西南渦水汽沿著西太副高的西部向北延伸,再加上西風帶的影響,造成長江流域北緯30度、長江中下游這一帶降水偏多。受上游多輪強降雨過程影響,長江流域洪水呈現洪峰高、洪量大、河流漲勢迅猛、災害點多、破壞性大等特點。”王浩說。
王浩表示,長江中下游段高水位運行時間將拉長,這對長江流域后期的防汛形勢將造成極大壓力,科學、精細化實施水庫群聯合調度,是汛期防洪最為關鍵的有效措施。他說:“今年,包括三峽水庫在內,長江流域101座水庫水工程被納入聯合調度體系范圍,這將有效守住長江流域風險點,充分發揮攔蓄洪水及削峰、錯峰的作用。當前,長江上中游水庫還剩近211億立方米防洪庫容,通過上中游水庫群聯合調度后,中下游仍有325億立方米超額洪量需運用其他工程措施進行合理調節。總體來看,當前長江流域防洪風險總體處于可控狀態。”
就當前情勢,王浩認為,一方面要加強長江流域雨、水情滾動預報次數,為調度決策提供前期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統籌長江上下游防洪情勢,加強長江中下游堤防防守和長江上游水庫群科學優化調度。他說:“做好長江上游各大支流,比如雅礱江、金沙江、烏江、嘉陵江水庫群及三峽水庫聯合調度攔蓄工作,充分發揮洞庭湖水庫群攔洪作用,均衡統籌三峽攔蓄能力、上游來水情況及對中下游防洪的影響,抓緊科學確定干支流水庫及三峽大壩科學調度原則,做好科學精準調度工作,為長江中下游防洪減災提供重要安全保障。”
王浩也指出,目前,長江流域堤防工程、河道疏浚、蓄滯洪區建設等已得到加強,但如何發揮水庫、堤防、洲灘民垸行蓄洪作用,有效降低三峽水庫水位和中下游控制站水位仍是當前防汛工作的重心,一些薄弱環節仍不能忽視。“比如,長江中下游42處蓄滯洪區中,仍有9處未完成圍堤加固,大多數中小河流堤防標準低、防洪能力偏弱,難以抵擋超強暴雨洪水;加之前期降雨影響,部分河湖、水庫已經蓄積了大量的水,當前長江流域上游強降水依然密集,很容易形成超標準洪水。另外,防洪非工程措施仍不夠完善,這都是長江流域抗洪防御工作的難點。”他說。
王浩表示,近期,西南地區至長江中下游等地累計雨量大、強降雨區域疊加,防汛工作形勢更加嚴峻,結合多家預測結論,7月下旬主雨帶整體北抬的可能性較大。他分析:“屆時,長江流域汛情有望得到緩解,黃淮地區將迎來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的防汛關鍵時期。但天氣系統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目前季風強度偏弱,雨帶北抬的進程還有待觀察。因此,一方面要做好黃河流域、特別是淮河流域的防汛準備;另一方面,長江流域的防汛工作仍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