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10日消息(記者劉飛 見習記者于子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與垃圾分類、垃圾處理的相關展品,比如通過軟件和圖像識別實現的垃圾智能分類技術以及分類垃圾桶、壓縮垃圾桶等都仿佛到了“主場”,頗受關注。
今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截至九月底,上海市每天可回收物回收量、濕垃圾分出量、干垃圾處置量以及有害垃圾分出量都比去年有顯著增長。處罰方面,截至10月20日,上海市城管執法部門已依法查處生活垃圾分類案件2657起,罰款金額超過130萬元。
這堪稱“最嚴條例”的規定施行四個月后,面對每天上萬噸的垃圾,上海市民干、濕垃圾“拎得清”了嗎?當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要如何解決?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一群背挎網紅垃圾分類四格包的志愿者穿梭在會場周邊,指導行人進行垃圾分類。從十九年前率先試水,到如今立法執行,上海的垃圾分類是一個不斷嘗試、積極革新的過程。
上海市將垃圾分成四大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濕垃圾。按要求,濕垃圾分類投放必須“破袋”,也就是不能包在塑料垃圾袋里扔掉。過程中,免不了弄臟手,沾上味兒。為此,不少小區在垃圾箱旁裝上了洗手池。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總工程師朱心軍表示,高手在民間,“破袋以后,便于志愿者識別垃圾是不是正確分類了。垃圾袋作為干垃圾處置。很多小區在邊上配了一個洗手池。在這個過程中也有群眾發明了‘破袋神器’,各種各樣的,全都是群眾的個人智慧,每個小區都不一樣”。
如今在上海,外賣送餐也開始明確標注菜品重量,減少源頭浪費。
朱心軍告訴記者:“據統計大概30%點外賣勾選不要配送餐具,這樣也是從源頭減少了垃圾分類的產生量。”
除了分類投放,“定時定點”投放也給上海提出了新要求。居民只有在固定時間段內前往投放點位才能投放垃圾,與此同時,公共場所、公交車上的垃圾桶悄悄消失了。
上海浦東新區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施政介紹:“垃圾分類以后我們把桶撤掉了。最初也遇到很多投訴的,‘拎兩個包還要拎個垃圾袋,垃圾袋把人弄臟了心情很不好’。必須要執行的,我們用軟性的服務把它補充好,比如我們公交車上會提供餐巾紙、濕紙巾,站點會有分類垃圾桶。”
而在“定時”的要求下,怎樣讓早出晚歸的上班族不掉隊?“錯時垃圾箱”應運而生,這需要根據小區的空間條件、居民原有的投放習慣、小區及垃圾房位置和志愿者人數等因素來合理確定。朱心軍表示,在硬性約束和人性服務之間找到平衡,考驗的是社區基層治理能力。“定時定點這個方向要堅持不變,也要因地制宜。后來在指導意見里面明確,增加誤時投放點。后來又發現一個問題,誤時投放點變成了一個亂扔的地方。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又提出工作要求,對于誤時投放點也要加強管理。”
四個多月來,上海垃圾分類效果到底怎樣?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衛管理處副處長齊玉梅表示,遠超預期,“八、九千個小區,通過調查,發現市民對垃圾分類的正確參與率達到了90%以上,分類的實效遠超預期。目前,干濕分類基本穩定在每天8千多噸。”
生活垃圾分類分得更好了,再生資源處理也需跟上。部分再生資源處理中心表示,垃圾接收量在《條例》實施后顯著增加,狀態已由“吃不飽”變成了“吃不了”。
城市垃圾轉運基地從過去的橫臥式料槽改成了如今的垂直轉運,垃圾直接從二樓料口傾倒進一樓的集裝箱。上海城投環境集團徐浦基地總經理唐建英介紹,在這里,明面上已經看不到垃圾,取而代之的是一組組數據和一張張電子眼抓拍到的錯分畫面。
“終端所用的就是生活垃圾可追溯性,它是可視性、數據化的。我們在每個豎式泊位后面都裝了一套垃圾品質監控系統,通過全息抓拍,讓前端了解生活垃圾分類的品質。我們會把影像資料留下來,反饋給前端。”唐建英說。
今年啟用的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信息平臺,實時反映16個區各作業環節的垃圾數量、分類質量、生產調度等數據,實現了對垃圾路徑的全程追蹤,并顯示垃圾末端的處置信息,為城市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基礎。上海市人大代表許麗萍介紹:“開發了一個總網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實時知道我們上海瞬間產生的濕垃圾是多少、干垃圾是多少,大數據的積累對政府管理的決策是有好處的。”
7月1日以來,上海進入末端的垃圾種類、產量和理化特性都發生了明顯變化。截至9月底,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量已達到每天5605噸,濕垃圾分出量達到每天9009噸,較2018年底增長130%;干垃圾處置量控制在每天15275噸,相比2018年底減少26%。朱心軍表示,生活垃圾分類成效穩步提升,“整區域”推進模式全面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