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涼山8月16日消息(記者韓民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前天(14日)中午,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境內成昆鐵路涼紅至埃岱站間,數萬方的高位山體邊坡突然發生崩塌,造成當時進行搶險作業的17名工人失聯。
據了解,自7月底以來,甘洛縣已多次遭遇暴雨泥石流的災害,事發區間一直處于反復搶險施工的狀態。山體崩塌發生時,鐵路搶險人員正在現場進行清淤搶險作業。截至目前,現場的救援仍然在持續。
此次高位山體崩塌位于成昆鐵路埃岱3號隧道和2號隧道之間,距離2號隧道口約50米的位置。從14日發生山體崩塌后,鐵路部門立即啟動了Ⅰ級響應,迅速組織力量,會同地方武警、消防、醫護等人員全力開展救援。目前,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正盡一切努力開展施救工作。在現場,搜救人員設置了觀察哨,并利用無人機、邊坡雷達探測儀等高科技手段,實時監控周邊地災隱患點和不穩定山體變化情況,劃清安全救援范圍,明確救援撤離路線,嚴防次生災害危及救援人員安全。
截止到昨天(15日)中午,此次災情共投入410余名搶險搜救人員,出動軌道車13臺、挖掘機14臺,開行路用列車18列運送人員及搶險機具材料。
在昨天(15日)下午,記者從現場采訪了解到,經多方排查,目前已經初步確定17名失聯人員所屬單位,其中12名來自眉山市瑞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名來自中鐵十局,2名來自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西昌工電段。
在此次高位山體崩塌的垂直下方,也就是塌方區的中心點位置,有一個涵洞區域。根據現場指揮部綜合分析現場情況判斷,失聯人員很可能主要集中在涵洞附近,因為他們當時從事的正是清理涵洞淤泥的工作,并且在如此方量的垮塌下,涵洞里的生還幾率更大。所以目前,現場搶險救援的工作重點集中在對這一涵洞的清理和搜救。昨天(15日)下午,已通過挖掘機作業發現了涵洞的入口。
由于崩塌現場處于河谷地帶,周邊全是高山,坡陡、便道狹窄,以及持續強降雨導致山體一直處于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從14日崩塌發生之后,事故現場不斷有飛石和垮塌出現,這加大了救援的難度,搜救進度相對緩慢。
不過,現場參與救援的一線人員告訴記者,盡管山體還在不斷垮落,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救援人員都會想方設法、全力以赴,在確保安全、不發生次生災害的情況下,全力、積極組織搜集。
根據記者在現場的觀察,目前搜救現場的山體還比較松動,不時有飛石和垮塌出現,這給搜救工作帶來難度。現場搶險人員既要爭分奪秒地搜救,又要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在山體崩塌現場,受連日來持續強降雨影響,四周山上都是滑坡、泥石流的痕跡。記者采訪現場搶險救援專家了解到,目前在崩塌體上面還懸著將近1萬立方米不穩定的山體,隨時都有垮落的危險。參與前線救援的涼山消防支隊甘洛大隊教導員郭衛斌告訴記者,根據觀察哨觀測,山體上方目前存在幾個危險因素,給下方涵洞區域的清理搜救工作帶來了不小困難。郭衛斌表示:“一個是高壓線塔的底座部分,那個部分目前的裂縫比較大,也容易出現再次垮塌的可能,大概方量還是比較大的。再一個就是,我們左側有幾塊大的石頭,這也是監測重點。當然還有我們中部和最上端卡著的一些石頭。因為坡度比較大,它們的沖擊力也比較大。”
郭衛斌說,就在昨天(15日)下午5點左右,他們就經歷了連續兩次的小規模山體垮塌:“下午由于山體上方突然有幾塊大的石頭滾下,在石頭沒有滾下來之前,我們在底下目測是看不到的,但觀察哨已經在對講機上預測,并給我們發出了信號。我們接到信號后就看到上面有大的滾石下來,然后我們就開始啟動現場報警裝置。那滾石掉下來的方向是變向的,所以指揮部的領導要求我們迅速撤離到絕對安全的地帶。”
由于現場的特殊情況,救援人員目前只能邊觀察邊進行作業。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總工程師肖文儒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確保不發生次生災害事故的同時,安全施救、科學施救。“我們目前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在這個山頭的滑動區域范圍內設了八個點,就是有三個固定點,定人、定時、定點來檢查,還有五個移動的崗哨檢查,這是第一種檢測方法;第二種檢查方法是采用無人機來循環測定;第三個是用激光邊坡雷達來探測山體的位移情況。專家根據這三種情況及時進行分析判斷,一旦有險情,現場及時發警報,馬上組織撤離,將作業人員的危險性減少到最小,目的是既要全力施救,又要安全施救、科學施救。”
7月底至今,受強降雨影響,成昆鐵路已中斷三次,半個月來,該線甘洛段一直處于搶險恢復階段。根據鐵路部門公告,成都至西昌客運列車將停運至8月30日。
成昆鐵路中斷期間,為保障旅客出行,鐵路部門重聯成都東至昆明南動車組,加開西昌至攀枝花、昆明方向普速旅客列車,最大限度方便沿線旅客出行。目前,成都東到昆明南開行動車組5對,走重慶、貴州抵達昆明南站,全程用時5到6個小時;西昌至攀枝花開行3對普速客運列車,西昌至昆明開行1對普速客運列車。相關進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