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 | 西藏昌都
采訪者 | 普布次仁
駕車行進崗托村途中 攝影/普布次仁
近在咫尺的藍天白云下
騎著馬
看著飄逸而熱烈的康巴舞蹈
又瞬間穿越回十八軍強渡金沙江時
激動人心的那段歲月
這樣的進藏之旅
你是否也想擁有
崗托村十八軍紅色遺跡公園里的雕塑 攝影/王宇
有著西藏解放第一村之稱的昌都市江達縣崗托鎮崗托村,是國道317線上進藏的藏東第一村。1950年10月初,在這里升起了西藏的第一面五星紅旗。
在紀錄片《昌都戰役》中,有這樣一組鏡頭:拂曉時分,英勇的解放軍分別乘坐木船和牛皮船渡江,向藏軍發動攻擊。灘涂陣地上,雙方發生激烈交鋒。而這個灘涂陣地便是我此次調研采訪的目的地——崗托村。
駕車行進崗托村途中經過的高山峽谷 攝影/普布次仁
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自然來擁軍
我從昌都市驅車6個小時左右抵達了崗托鎮,見到了生活在這里的江永次仁老人。老人家回憶了69年前的那段歷史。老人說:“解放軍到老百姓家里面,幫著搞衛生,給家里沒有柴火的找柴火,老百姓非常高興,也非常歡迎。解放軍走了以后,他們說恩人都走了,哭的非常傷心。”
江永次仁老人向記者回憶往事 攝影/王宇
崗托鎮的鎮黨委書記仁郎告訴我,老人今年已經87歲了,前些日子摔傷了,不能久坐。但為了將這份珍貴的記憶留下,老人仍是熱情地接待了我。考慮到老人身體狀況,我本想盡量縮短采訪時間,但近兩個小時的采訪中,老人仿佛忘卻了疼痛,對當時十八軍的戰士們如何嚴守紀律,處處為藏族群眾做好事的事情贊不絕口。我不由的想到一句話:“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自然來擁軍”。
山溝溝里藏著金元寶
致富大車跑起來
在江永次仁老人的指引下,我沿著江邊公路來到崗托村,一排排獨具藏東特色的院落映入眼簾。村里的房屋和西藏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區別,屋子分上下兩部分,下面都是灰白色石塊堆砌而成,而上面都是深紅色木板搭建。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十分美麗。
崗托村獨具藏東特色的藏式院落 攝影/王宇
藏語中“崗”是渴的意思,“托”是餓的意思。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商人到達此地,需要渡河等了幾天都沒有船過,又餓又渴,崗托一名也由此而來。從這名字也能感受到崗托村最初的樣子。
村里人在田地里播撒土豆 攝影/普布次仁
今年,崗托村的雨季提前了點。男人用手扶拖拉機耕地,女人跟在其后灑著青稞和土豆種子。
男人們用手扶拖拉機耕地,女人緊隨其后。攝影/普布次仁
崗托行政村有崗托村、生貢村、色火村3個自然村,592人。其中崗托村就有187人。2018年崗托行政村人均純收入為7564元。由于便利的交通條件,崗托村出了江達縣第一個跑運輸的人。江達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扎西指著村里正在施工的一條大路告訴我,路的另一頭會一直修到58公里外的汪布頂鄉。這條投資達2億余元的油路建成后,江達縣鄉鎮通暢率將達到百分之百。
正在規劃建設中的雪巴溝風景區 攝影/普布次仁
除了崗托村,我跟著仁郎書記一起坐車、騎摩托對周邊一些正在建設中的村道路、村水渠等項目進行了采訪調研。
記者和鄉鎮干部沿山路騎行到周邊村落調研 攝影/普布次仁
我發現,江達縣在項目開工建設時候,如一些大型鋼材運輸,水泥運輸項目都會明確讓施工單位吸納當地30%的農民工。10%的運輸需要交給當地的老百姓來做。截至目前江達縣已發放群眾勞務工資200余萬元。210輛車參與砂石短途運輸,產生運費達1600多萬。
運輸的發展讓村里人嘗到了甜頭,像現在江達縣共有200來輛大型貨車車隊不斷在成都和昌都各地之間奔馳。
旅游創收有奔頭
記者前往村民扎西巴姆大嬸家 攝影/王宇
調研采訪第五天,我來到了村民扎西巴姆家。她有四個小孩,老媽媽已經96歲。丈夫每年掙的錢,基本都要花在幾個上學孩子的生活費上。已經56歲的她平日里在家的三畝地上種點土豆和水果。她說現在政策好,女兒在村里也是水管員,全家掙的錢再加上低保、養老金等等,吃穿都沒問題。
扎西:女兒是村里的水管員。
記者:有多少錢?
扎西:一年是3500。
記者:一家人全部收入一共3萬。
扎西:做精準扶貧的人,特別辛苦,特別心疼。小孩馬上要畢業了……
記者:小孩工作后,您想讓他去做精準扶貧工作,對吧?
村干部:不是這個意思,她說特別心疼我們做精準扶貧的人。
村干部:因為太辛苦了,希望兒子參加工作以后不要這么辛苦。
扎西巴姆大嬸在家中熱情地招待我們 攝影/王宇
扎西巴姆說她們家最早就是靠國家給的2萬塊錢補助建起來的。家里最小的兒子俊美扎西,作為昌都市康巴文化藝術團的委培生,小學畢業后就到了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學習民族民間舞蹈。出于對小孩成長狀況的好奇,我撥通了他的電話。俊美告訴我,他打算明年回來后,先在昌都取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幫助家里減輕生活負擔。對于家里以后的生活,他有著另一種憧憬。他說:“我們家是扶貧對象,這減輕了我們一定的壓力。我們家最好就是能搞旅游,這樣既保留了原來的樣子,也減輕家里負擔。”
村里孩子們在耕地旁嬉戲玩耍 攝影/普布次仁
在村子里的這些日子,我發現其實村里很多人都已經瞄準了旅游這個致富路。村里人有的已經開起了家庭旅館。據江達縣旅發局局長澤仁松姆介紹,2017年崗托村已申報4A級景區;江達縣安排了1000萬資金,來對村里的道路和各家各戶的圍墻進行完善,并且會盡可能保留其原貌。如今,像游客接待中心、觀景臺、游步道、停車場、旅游廁所等新設施給崗托這一古老村落增添了新的色彩。
雪巴溝美景令人沉醉 攝影/王宇
崗托鎮鎮黨委書記仁郎還告訴我,如今村里人和一個民宿團體達成了協議,由企業來打造民宿。村里人可以跟他們入股,也可以完全交給他們去運營然后分紅。他說:“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鋪開,那是不現實的。先是政府扶持,或是企業、政府、自家三方組合開起來。慢慢游客進來得多了,其他家庭也看到了,我們就引導帶動他們。有些可以做藏餐。住的地方也要有,還有當地的風俗、民歌、鍋莊都要慢慢學起來。慢慢把旅游市場打開,五年辦不了那就十年。”
國道317線邊的溪流中,牦牛在悠閑戲水 攝影/普布次仁
行走在崗托村,我不由的想起了一首村里人老愛哼唱的歌曲《心中的昌都》。歌詞中那樣寫到:藍天麗日,一片陽光 。勤勞的人們在這里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