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黃實現說:“如果沒有高考,我現在肯定和好多的人一樣,在城市的某個角落奔波,在工地上粉刷、砌墻,在做城市的‘蜘蛛俠’。”
2011年,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后,徐工重型結構車間里,一群工人圍著車床急得打轉。這是公司剛進口的一臺臥式對鏜加工車床,造價幾百萬,此刻卻怎么也掛不上檔。一個瘦高的小伙子,從電工包里翻出螺絲刀,大喊一聲:拆!這個說“拆”的小伙子叫黃實現,這是他參加工作的第一天。
黃實現剛工作時,什么設備、機器都敢修,好多工友叫他“瘋子黃”。他說自己小時候就喜歡拆東西,鬧鐘、手表,有的拆了還能修好,有的時候拆了就修不好,不能避免被媽媽暴打一頓。
靠種地和節衣縮食,媽媽把黃實現送到縣城里的私立中學念書,在媽媽心里,兒子讀了好中學就能考上好大學。文理分科時,黃實現不想違拗媽媽的心思學了文。“但事實上我喜歡理科,比如物理。有次實驗課叫摩擦生電,老師提醒我們不要用手摸小球,但我還是出于好奇心摸了一下,被電了一下,在那之后,我感覺電挺神秘的。”
黃實現趕上了高考高峰車,2007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創紀錄得達到1010萬。如今,回憶起那一年的高考,很多人都有著和黃實現一樣的感嘆:數學太難了。
黃實現說,“那一年一大批人都栽在數學上了,最終成績沒有上二本線。當時我表哥在老家開了一個維修家電的鋪子,他跟我說上學是為了找個好工作,不如踏踏實實的學門技術,有一技之長。”
物理實驗課被電的感覺,一直讓黃實現有種莫名的好奇。他想上職業學校,去學一門跟“電”有關的手藝,但一心想讓兒子讀本科的母親堅決不同意。長這么大,黃實現第一次傷了媽媽的心,他沒有選擇復讀,而是進入徐州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習。
2007年,江蘇省22萬人進入職業學校,也是這一年,全國有10個省份的高職院校初次就業率超過本科。
2011年7月,黃實現畢業。他沒有像表哥一樣成為電器鋪的老板,而是進入了中國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徐工集團。同年,徐工成為行業首個出口超10億美元的企業,“徐工制造”遍布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
對于維修,黃實現有自己的心得:“維修工像醫院里的‘急診醫生’,需要什么都得會,不能有短板。流水線、設備大多都是進口的,更新換代得特別快,常有‘疑難雜癥’。這要求我們要比操作工人更熟悉設備,才能‘手到病除’。剛工作時,我師傅說維修工的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得‘心手合一’,那時我瘋狂訓練魔方、九連環。”
剛參加工作的半年時間里,黃實現所在的維修部,共接到過4800多個故障報告。身高1米8的他,450多次爬上三層樓高、不足半米寬的行床,在“獨木橋”般的平臺上操作,在機床淤泥里摸爬滾打的時候更是不計其數,但遇到的問題永遠不盡相同。“在學校的時我主要學機電,對數控機床‘零基礎’。好多數控機床都是進口的,沒幾個人懂,(我)大約有半年帶著面包、饅頭,泡在車間里,沒老師,沒教材,有一些非常厚的說明書。對著設備捋線,調試各種各樣的參數。把這些代碼和參數都抄在小紙條上,隨時拿出來背,上千個技術參數刻在了腦子里,真是鉆進去了。半年后發現我這個車間報修率越來越少。”
驕人的業績讓黃實現有機會代表徐工參加全國職工技能大賽,2015年他獲得全國第七。2016年二次征戰,他得了第一名。
“瘋子黃”升級成“黃大仙”,車間里流傳著這樣的段子:“大仙一出手,難題繞著走”。今天,28歲的黃實現已是徐工重型公司最年輕的“維修大師”。車間的榮譽墻上,黃實現的名字后,赫然排列著“全國勞動技能獎章”、“江蘇制造工匠”一個個閃耀的獎項。
黃實現認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維修工人,是技術為他贏來的尊重。“我很幸運畢業之后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現在又趕上中國機械制造變革的一個大時代。或許將來的某一天,一個巨大的車間里也許只有智能化的生產線和我這樣的維修工人了,可能對于我們來說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
“實現”這個名字是黃實現爸媽起的,希望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能順利得解決,夢想也能順利地實現。
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業產出占世界比重的五分之一,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
近年來,前來參加廣交會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商不斷得增加,為參展的中國制造企業打開了更多面向新興企業的窗口。
如今,徐工制造的超大噸位起重機、超大噸位液壓挖掘機,一個個鋼筋鐵骨的“逆天神器”,開啟了大噸位機械制造的中國時代。黃實現的夢想,正在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