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石家莊1月19日消息(石家莊臺記者劉英志 陳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眼下,河北石家莊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許多基層社區干部一直堅守一線,沖鋒在前,石家莊長安區建北街道紅珊灣社區書記潘峰就是其中的一員。

  在封閉初期,他帶領工作人員在口罩、防護服短缺的情況下,挨家挨戶進行摸排,并在紅珊灣小區建立了微信群,對于群里提出的生活需求,比如柴米油鹽等全由工作人員送上門。

  防控一線忙起來,沒有白天黑夜。困了,就在辦公室里會議桌上瞇一會,睡醒了就繼續工作,餓了只能匆匆吃兩口泡面。

  13日10時,連續高強度工作了十天九夜的潘峰暈倒在社區第四輪核酸檢測現場,連續兩次心跳、呼吸驟停。現場醫護人員緊急心肺復蘇急救,他才轉危為安。

  兩次將潘峰從死神手里搶回來的河北省中醫院腎病二科的主任魏曉娜回憶起整個過程,依然很激動。她說:“我們正在做核酸采集工作時,突然聽到有人喊大夫,我們抬頭一看,前面路上倒著一個穿軍大衣的男同志。我們4個人都一塊到位了,都是跑過去的。”

  外二科主治醫師蘇坤第一個沖到了現場。“當時我是最先到達的。他(病人)面色蒼白,四肢松軟,末梢當時就開始有點發涼了,摸不到脈搏。瞳孔的對光反射當時不太明確,而且沒有眨眼,睜著眼睛,很明顯是沒有意識的。”蘇坤說。

  在做完基本判斷之后,蘇坤馬上進行了胸外按壓。蘇坤回憶說:“也沒有多想,就我一個男生,我體力也比較充沛,所以我當時就緊急給他進行了心肺復蘇。”

  連續緊張工作一上午的蘇坤,體力消耗很大。他說:“本身他(病人)體型比較健壯,所以胸廓比較厚,按起來確實也比較費勁。一分鐘里大概按100多次,體力消耗比較大。因為當時穿著防護服,按壓完第一輪以后,身上已經開始出汗了。”

  魏曉娜作為現場資歷最深的醫生,指導著整個施救過程。“他們一邊進行心肺復蘇,我就一邊趕快問居民們有沒有硝酸甘油、血壓計、聽診器。按了大概兩分鐘,(病人)呼吸就恢復了。”魏曉娜說。

  病人醒了以后,魏曉娜與他進行了簡短的交流。魏曉娜告訴記者:“我問他怎么不舒服,他說他胸疼,所以我要聽聽他有沒有心律失常。”

  與此同時,已經有社區居民撥打了120。搶救的間隙,魏曉娜在電話中簡短、專業地交代了病情。“我就趕快跟他們交代了病人有沒有發燒,具體什么情況。說他不是發燒,可能是心血管疾病。”魏曉娜告訴記者。

  正在電話溝通的過程中,剛剛蘇醒的病人再次出現心臟驟停。魏曉娜回憶說:“正說著,(病人)又心跳驟停了。這回他們又按了一輪,這次時間更短,很快就恢復了。”

  病人在第二次蘇醒以后,社區人員已經把血壓計、聽診器送了過來。魏曉娜說:“然后我摸他頸動脈,很微弱。我想聽聽他有沒有心律失常,因為我穿著隔離衣,聽診器戴不進去,所以我一著急就把帽子、面屏都摘了。聽心率,還挺好。他第二次復蘇了以后,心跳好、呼吸好,但是意識不好。”

  在摘下防護服的帽子和面屏的時候,魏曉娜已經全然忘了紅珊灣社區里面曾經有過確診病人,沒有隔離保護,危險系數會高很多。魏曉娜說:“沒有別的想法,因為聽不了,著急他的心率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因為戴不了聽診器,所以就得把帽子摘下來。”

  連續出現兩次心臟驟停,病人情況萬分危急。病人會不會有腦損傷甚至更嚴重的后果?魏曉娜趕緊讓社區人員去喊不遠處正在進行核酸檢測的同事——河北省中醫院腦外科的高雪亮和麻醉科的兩位大夫,進行進一步的專業研判。“他是我們腦外的醫生,水平挺好,所以我就讓社區的工作人員趕快去呼叫他。正好有個社區人員騎個電動車,跑得快,所以就有了視頻里三個人飛速地奔跑。”魏曉娜說。

  在做完專業性評估和緊急搶救并把病人送上救護車之后,魏曉娜才慢慢了解到,這個身穿綠軍大衣的倒地中年男子是紅珊灣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名叫潘峰,已經連續高強度地工作了十天九夜。

  在石家莊抗疫一線,還有許許多多像潘峰一樣默默堅守在基層一線的防疫人員,在與疫情賽跑的過程中,他們是我們最堅強的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