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孫魯晉 雷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要毫不放松常態化疫情防控,抓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5月20日召開的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完善常態化防控措施,推動生活服務業加快全面復業復市,滿足人民群眾正常需要,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如何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尋得平衡?經歷疫情大考后,怎樣進一步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代表委員有哪些建議?
“常態化”意味著持久戰,疫情防控需要更多新思維。全國人大代表李彪認為,企業和員工都需要適應新型的生產工作狀態。他說:“原來的有些崗位可能會減少,但增加了一些新的崗位,要把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好,讓其適應新的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王強眾提出,應建立更有力的財金互動機制,多方共同挖掘疫情后市場的潛在規律。金融機構、政府以及中小企業應建立一個聯動機制,讓中央的決策、金融幫扶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
對于疫情防控,政府既需要全面動員社會多方力量,協調整合各種資源,也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優化適應本地的防控策略。全國人大代表孫國文認為,可以通過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助力并實現各類精準管理!巴ㄟ^數字化平臺進行管理,比如有了電子圍欄,有人進入我們村,我就知道他是從哪里來的、幾點鐘進來的。”
農村地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全國政協委員范社嶺建議,要完善基層衛生院設施建設,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鞍逊酪邫C構、防疫站建立在基層,讓衛生院來做這項工作可能會更加科學、扎實!
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檢驗著我國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程度和成效。全國政協委員武義青建議,應積極推進互聯網賦能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充分用好“互聯網+”新科技手段發展“云端”旅游、直播帶貨,保持景區熱度和關注度,為文旅企業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提供保障。
同樣關注大數據技術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畢宏生,他建議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全民疫情健康檔案。
要做到全國范圍內的統一,需要統一標準、開放接口、合理布局。全國政協委員魏定梅認為,真正實現數據互通后,監測預警系統將有更多內涵。要整合各級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慢性病防治機構、職業病防治機構等的監測預警系統,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提高疫情監測預警能力。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如何建立、完善相關機制體制,進一步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也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全國人大代表王艷認為,要充分發揮法治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重大疫情防治體制機制,加強公共衛生領域的立法建設,通過法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皮劍龍注意到,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的法規體系需要完善,要明確應急物資儲備及調用的職能部門和具體流程,構建政府儲備和社會儲備相結合的制度,提升國家儲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孫太利建議,公共場所消毒制度需要硬性標準,“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應制定公共場所衛生消毒標準,對公共場所的衛生保潔,包括空氣質量、消毒殺菌、檢測要求等內容,進行標準化規范!
公共衛生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核心動力。全國政協委員金群華認為,發揮好公共衛生的作用需要素質優良的專業人才!霸谌夅t院疾病防控相關的重點臨床專業,比如急診醫學、重癥醫學、感染醫學、呼吸病學、消化病學等專業實行公共衛生人才預備役制度!彼f。
全國政協委員侯建明表示,筑牢公共衛生安全的防線需要社會全員參與,要將公共衛生意識常態化!叭、財、物三者都要加強。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公共衛生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