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2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疫情期間,互聯網成就了“宅經濟”,也給不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傳統領域以新的生機。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開展社會服務領域雙創帶動就業示范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通知》明確,要通過“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的新模式,圍繞家政服務、養老托育、鄉村旅游、家電回收等就業潛力大、社會急需的服務領域,啟動社會服務領域“雙創”帶動就業示范工作。這個新模式將發揮互聯網怎樣的優勢?哪些社會服務領域將在疫情后迎來新生機?
“雙創”是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一個人創業,平均可以帶動9-13人就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以“雙創”促就業,是穩就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朱建武向記者表示,我國的社會服務領域市場空間很大,吸納就業的能力也比較強,家政、養老領域就業缺口達上千萬;同時,這些領域的創業門檻也不高,適合大學生、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下崗工人這些群體創業。他說:“‘互聯網平臺+創業單元’的模式能夠發揮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優勢、專業優勢、技術優勢特點,打造一批創業成功率高、易于復制推廣、帶動就業潛力大的項目,為整個社會服務領域帶來新活力、展現新氣象!
以養老托育領域為例,北京育學園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互聯網+醫療”模式,建立了專業“智能兒科保健管理系統”,充分調動醫務人員、育兒和護理專家的知識資源,疫情前就已經為1400余萬家庭提供育兒健康服務并已累計培訓行業從業者5萬余次。育學園首席健康官、兒科醫生崔玉濤介紹,利用這套系統,家長、托幼機構、基層醫生甚至月嫂可以詳細記錄寶寶的日常;同時,后臺還會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提示,讓使用者如同接受專業醫生指導一般。
崔玉濤介紹,疫情期間公司免費開放APP中所有內容,訪問人數超千萬,免費為用戶答疑2萬余次,將6000課時的教育課程對接“學習強國”,起到了良好的疏導焦慮的作用。此外,2月5日至今,育學園依托互聯網開展多場直播將醫學知識向托幼機構、基層醫生和家長進行傳播,實現遠程培訓。“比如近視怎么防治?(疫情)期間怎么打疫苗,怎么補疫苗?我們用這種形式,讓托幼機構、基層醫生和家長一起進行培訓。我們過去分開培訓,不好處在于,各方之間的配合會出問題。”崔玉濤舉例說。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服務領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特別是一些需要“入戶服務”的行業一度停滯。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解,服務行業也正在加速復工復產,但“入戶服務”的社會服務業仍面臨一些特殊困難,互聯網平臺信息集聚能力強、覆蓋范圍廣等優勢,有利于形成信息共享,加速產業集聚發展。
以58同城到家精選業務為例,業務負責人李剛介紹,平臺通過與家政領域小微企業精準對接,統一服務標準,加強信用背書,解決家政領域小散亂問題。
面對疫情期間中小型家政公司的困難,58同城到家精選對企業推出免傭金政策,減輕企業壓力。與此同時,運用大數據精準對接需求的能力,進一步解決家政領域在疫情期間的就業難困境。李剛說:“2月份,成都有一家酒店做不下去了,大概有100多名保潔人員。我們快速地對接了一家保潔公司,他們正好有需求,我們直接進行對接,協助他們完成了整個招聘動作,他們直接接收走了一部分人!
除此以外,依托互聯網,一些大的家電制造企業和電商平臺牽頭構建了家電物流配送、家電安裝、家電回收、二手商品交易的一個創業生態,完善了家電回收的產業鏈條,為司機、維修師傅創造了很多靈活的就業機會;部分企業也將數字文化創意與鄉村旅游、民俗文化、現代農業緊密結合,發展眾多旅游新業態、新模式。
朱建武說,每一次危機都會對傳統的業態形成沖擊,但也會孕育轉型升級的新機遇,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他表示:“集中培育一批社會服務領域‘雙創’帶動就業的示范項目,引導各地對這些項目給予有針對性的投資對接、人才培養、房租減免、財政補助等支持。另一方面,國家發改委也會把這些優秀項目與我們正在推進的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等專項行動結合起來,通過資金支持、發行企業債券、信易貸試點等方式給予傾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