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作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12場分論壇之一,“智庫交流”分論壇也于今天(25日)上午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分論壇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辦,以“共享人類智慧,共促全球發展”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努力”4個分議題展開交流。
現在,尼泊爾人民可以通過自己的手機,輕松訂閱中國的電視劇、還能收看健身、生活類視頻內容,了解中國的文化。這樣的商業模式,是由中國的中小企業與尼泊爾移動運營商進行的聯合嘗試,盤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吳月凌介紹,這種模式能夠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各項政策的落實。吳月凌表示:“因為有‘一帶一路’倡議之后,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就會消融,所以我們在交流的共事的過程當中,彼此的信賴程度是大大增加的,會減少我們溝通的成本,對于企業發展來講的話,可以加快它的速度。”
截止今年3月,中方同一百多個國家的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3份合作文件。世界銀行發布的“一帶一路”系列研究報告顯示,通過大量的抽樣調查和數據分析得出,共建“一帶一路”可以有力促進經濟全球發展和貿易投資的結論。
在今天召開的“智庫交流”分論壇上,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激活創新主體,幫助共建數字化平臺,提升沿線國家的創新力,但同時,也需要發揮相關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作用。“一定要能夠實實在在形成合力,一定要能夠實實在在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獲得新動能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并從而能夠與發達國家共同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新階段。”他說。
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要發揮智庫作用,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絡。目前,“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已正式成立,此外,“一帶一路”圖書館合作項目,版權貿易合作計劃,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資助計劃,出版合作體,紀錄片學術共同體等也分別組建和實施。
在本屆分論壇后,還分別舉辦了智庫、媒體兩個平行會議。包括外國前政要、“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參與方等在內的300人參加分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努力”4個分議題展開交流。與會嘉賓認為,各國智庫學者研究“一帶一路”,關鍵要秉持開放包容的精神,引導各國人民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道路上,進一步相互欣賞,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騰訊·北大“一帶一路”大數據創新實驗室負責人翟崑表示:“要了解凡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他們的政府、企業以及一些國際組織是怎么來看待‘一帶一路’,怎么去對應我們提出的這些倡議,這是一個非常動態的發展變化,尤其是要研究我們的政策和他們的想法對接的時候,可能能夠產生出來的一些新的東西,這樣就有碰撞融合。這也就是現在‘一帶一路’所要求的高質量的發展要做深、做實、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