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6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6月7日,高考。多年之后回首,人生旅途被那么多的偶然左右,少年時的高考其實并非一擊致命。然而此刻對于940萬考生和千萬家庭,寒窗十年等待的考試近在眼前。2017年高考語文科目即將開考。目前各地考場準備情況如何?考生對考場的第一期待——公平,如何實現?
河北衡水今年44498人將在此參加高考。考前最后一天,衡水一中考場門前,衡水市無線電檢測車正進行電磁環境監測,工程師姚安林介紹,“把中間出現的信號我們今天先做一標記(電磁聲),看它是一種什么調制方式,確定它的使用性質。如果是作弊信號,我們就要對它展開測項,確定一個大概位置(電磁聲),然后用便攜的再下車去徒步查找,根據場強變化一步步逼近目標。”
考場外的作弊信號須對應考場內的接收設備。事實上,“無聲入場”在今年全國的高考標準化考場成為標配,考生入場前要經過偵測設備,任何金屬裝置和異常物品都會引發設備報警。想攜帶作弊器材蒙混過關,幾無可能。
今年河南考生入場仍實行指紋、照片、身份證信息三對照。考生在考場完成指紋信息錄入以后,信息就能直接反應在后臺監控系統。與此同時,考場實時監控的畫面會同步傳送到各縣市的考務中心以及河南省考務指揮中心,實時上連國家考務中心,掌握每位考生從入場到考試結束的所有動態。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為嚴防替考行為發生,考點已配備足夠數量的指靜脈驗證設備。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副校長崔學平介紹:“按照考場布置要求,標準化考場完整的基礎設施是視頻監控系統、屏蔽儀和金屬探測儀,再加上入口的指靜脈驗證。所有考生通過指靜脈驗證以后是一個方向、一條通道前進,最終考試結束以后,開放各樓門放行。”
今年青島市招考辦使用集人臉識別、指紋驗證、身份證讀取于一體的認證設備代替原有設備,在部分考點抽查比對進行人臉識別認證,這是防作弊設備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升級。青島市招考辦信息處處長叢涌泉表示:“人臉識別可以采取現場驗證的方式,包括報名時采集的照片,身份證的照片進行對比,切實檢測是不是人證合一;也可以采取現場只采照片通過后臺比對的方式,主要的目的是防替考。成人高考考點連續做了兩年試點,通過這個人臉識別都抓到了替考的考生,今后運用到所有國家教育考試中。”
在安徽合肥,教育考試部門已完成對考場的最后檢查。合肥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陳毅紅重申,作弊已經入刑,違規不是兒戲,“新修訂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加強了對教育考試違規行為的處理力度,情節嚴重的作弊行為將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組織考試作弊等罪名,情節嚴重的可以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生一次的考試,嚴肅、莊重,不必贅言。這是招生考試部門年復一年的工作,也是940萬中國孩子命運新的起點。
高三教師羅少武的心情非常激動,“作為老師,希望同學們能夠開心點,更加充滿激情一點點,好好把高考拼下來,同學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