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叫停門診輸液 盤點各國是否存在過度醫療現象
2015-12-01 13:05: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日消息(黑龍江臺記者清石 實習記者劉天宇)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感冒發燒是普通人最常遇到的疾病。有的人感冒了習慣吃點藥、甚至藥都不吃,直接扛過去,還有的人習慣一感冒就去輸液,而且還要去大醫院。到了換季,人容易患感冒的時候,各大醫院門診室里人滿為患,一問,大多數都是去輸液的。
是不是真的有個感冒發燒的就得去輸液呢?針對過度輸液的現象,日前,江蘇省出臺了新規,要求到2016年底前,除兒童醫院外,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液。為了確認亂輸液情況是否普遍存在,在當地做了一番調查。
在冰城各級醫院的門診,記者看到,靜點室里人滿為患,因發燒感冒前來靜點的人更是占到了80%以上,哈爾濱的劉女士指著正在靜點的丈夫告訴記者她的老公是靜點依賴癥,一生病的第一選擇就是輸液,久而久之不打針光吃藥就根本不管用了。
劉女士表示,丈夫感冒就得打針,體質可能不好,藥盯不過來,一感冒就起不了床,所以必須得打針。打消炎日針。
哈爾濱醫科大學藥理教研室副教授初文峰告訴記者,雖然輸液能夠加速新陳代謝,見效快,但同時因為藥物直接進入血液,所以是風險性最高的給藥方式,2011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給藥途徑以靜脈注射為主,占到了73.4%。
初文峰說,靜脈注射那個藥物直接進到血管里,藥物濃度很高,容易造成一些不良的并發癥,比口服的藥要來得快,所以引起比如心血管的毒性反應,過敏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的用藥原則是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靜脈注射,而在我國身體不舒服掛瓶水成為不少患者的習慣性處方,有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每人要掛8瓶水,遠遠高于國際上2.5瓶到3.3瓶的水平。
我們之前說到過度醫療都把責任推給醫生,現在看來,實際上有的患者也在要求過度治療。這既是醫療體系的問題,也是觀念問題。那么,在國外,人們遇到個頭疼腦熱的會怎么辦呢?是否也存在要求過度治療的問題?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呢?
美國擁有高度發達的醫療產業,也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診療技術,但醫療體系也算不上完美無缺,否則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不用折騰什么醫改計劃了。曾在美國留學的李玚表示,美國也存在過度醫療的現象。
從2009年以來,奧巴馬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行美國醫療保健體系改革,其中部分措施能夠有效的解決過度醫療和醫療騙保的問題,比如由政府創建一個公共醫療保險機構,為無醫保人口提供經濟實惠的公共醫療保險選擇,打破私營醫療保險公司在市值上的壟斷地位。在美國的一項調查當中,接受調查的醫生表示,對病人過度醫療的壓力主要來源于三個因素,近半數的人認為,分配到每個病人身上的門診時間不足,導致的基層保健醫生多開檢查或建議病人去專科醫生轉診。超過3/4的人還表示,擔心被起訴或是被指責玩忽職守的壓力,迫使他們要求病人做更多的檢查。例如對于一位因為跌倒而額頭略微擦傷的病人,本來常規的神經學檢查就已足夠,但醫生卻可能會要求他多做一次沒有必要的CT掃描。
李玚指出,美國醫療界多數人認為,美國的過度醫療一是在于醫療報銷過于依賴理論化的治療指南,二是民眾“占便宜”的心態。超過半數的醫生認為,當前的醫療質量評估標準和臨床治療指南,雖然是由醫學專家和保險公司出于控制醫療開支的目的而制訂的,但他們的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例如,治療指南可能會要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病人,每三個月接受一次特定的血液化驗,并且在血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時立即服用降壓藥物,由于保險公司越來越多的將醫療保險賠付與這些治療指南掛鉤,醫生們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質量評估標準才能拿到錢,而不管病人的具體情況為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多數醫療質量評估標準都是建立在多檢查和多治療的基礎之上的。除了醫生的原因,這些患者本身也是造成過度醫療的一個原因,因為對于自身健康的關注,很多患者在就診的時候要求醫生用最好的檢查手段、最好的藥,還有討手術做的,比方說剖宮產。還有像前面提到的家屬要求對治療無望患者的繼續治療,加拿大每年都會有類似醫生要求徹掉呼吸機,而家屬拒絕的官司發生。因為醫療資源政府提供,在美國醫生也是政府來支付薪水,所以醫生有節約醫療資源節省成本的要求,這些都是患者引導的過度醫療。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醫療保障自然也是不錯的,完善的醫療保險體系給德國99.8 %的人口提供了醫療保障。據《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介紹,由于德國每個家庭基本都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所以小病小痛的就直接找家庭醫生解決了。
薛成俊表示,德國實行的是私人診所等中小醫療機構與大醫院相結合的保健模式,每個人都有相對固定的家庭醫生,除了正常的體檢,當健康出現問題時,通常先到家庭醫生那里去,醫生檢查后再依據具體情況采取下一步措施,如果只是普通的頭疼腦熱,醫生會讓患者回家休息,必要時才會開點藥。如果涉及到具體的器官家,庭醫生會把患者轉到相應的專科診所由專科醫生進行診治,只有在病情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才入院治療,除了急診以及生產以外,德國醫院一般不會直接接收病人。
有了家庭醫生,患者如無必要,無需跑到醫院看病。另一方面,因為醫藥分離,醫生也沒有給病人過度醫療的理由。
薛成俊介紹,德國實行醫藥分家,無論是診所還是醫院都不能直接抓藥,患者需要憑借醫生開具的處方去專門的藥房買藥,那么由于有醫療保險只需較少的藥費,并且兒童藥物是全免費的。在德國藥店里,很多藥品沒有醫生開具的處方是禁止售賣的,而醫生開藥也非常謹慎,不在必要的情況下一般不會隨便給病人開藥,患者對醫生也有較充分的信任,也會認真遵從醫囑不盲目用藥,尤其是兒童,普通的感冒咳嗽等小病,醫生甚至都不給開藥,主張讓孩子注意飲食和休息,自然痊愈,鍛煉其免疫力。
歐洲國家富裕、人口稀少,與中國有著不同的國情,同樣的醫療體制放到中國或許并不現實。那么,我們不妨來看看人口密度很高的鄰國日本。日本人怎么看感冒這種小病?是否也有過度醫療或者要求過度醫療的現象?
《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在日本,看個感冒、發燒等小病并不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日本有遍布街區的私人醫院,人們一般就近就醫,小醫院不容易治療的病才會去大醫院,不少大醫院是另外收取一筆就診費,公立醫院一般100人民幣左右,但是如果其他醫院無法醫治,醫生給出具了轉院理由書就可以免除這筆費用,這也變相鼓勵了患者普通疾病在小醫院治療。過度醫療的現象很少,首先社會普及了很多醫療知識,比如大家都知道,普通的感冒發燒,如果醫生開了三種以上的藥,就有過度醫療的可能。另外政府也有嚴格的監管,凡是使用醫療保險的,治療信息都會傳送到政府的醫保部門,當地政府會檢查是否有過度醫療、虛假開藥等情況。另外,日本已經基本實行了醫藥分開,藥品的出售不是醫院盈利的重心,而且政府對藥價的嚴格控制,使得藥品不存在巨額利潤空間,這也使得醫生難以從多開藥上盈利。
編輯:任芳
關鍵詞:江蘇;叫停;門診輸液;過度醫療
11月29日,2015足協杯正式落下帷幕。江蘇舜天兩回合以1-0擊敗申花,捧得隊史首個足協杯冠軍獎杯。收獲冠軍的同時,舜天將士也賺得盆滿缽滿。算上主贊助商蘇寧追加的1000萬獎金,
2015-11-30 11:28:00
2015年11月29日,江蘇南通某醫院在南通體育會展中心舉辦千人孕婦瑜伽“孕”動會。
2015-11-30 06:21:00
大學本科畢業去養豬或者做倉庫管理員,或者做健身教練,大學生們愿意嗎?在昨天舉行的江蘇2016屆本科畢業生供需洽談會上,記者發現除了財會、銷售、文員、IT等傳統崗位外,還來了些新面孔。
2015-11-22 11:4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