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3日消息(記者辛如記 許云 朱永)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18年4月13日,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港貿易試驗區,積極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兩年來,海南積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打造國際一流消費度假目的地,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2020-4-1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海南島中部山區擁有著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占海南島陸域面積七分之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重要抓手和標志。去年4月海南成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加強對這片土地的生態保護。

  根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在生態核心區居住的居民要搬遷出來。76歲的老人符桂春住進了政府花錢幫助建設的二層嶄新小樓。

  符桂春:我有慢性病,每個禮拜要去買藥,在我們老家有大病才去。我得感謝黨,感謝政府,搬我們到這里,生活好了。

  海南計劃2021年完成全部470戶1885人的生態搬遷工作。

  鸚哥嶺保護區管理站工作人員廖高峰:在保護區內,村民會使用農藥,上山砍一些木頭來維持生活,他們實施搬遷之后,對保護是比較有利的。

  生態保護的成效初步顯現,比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海南長臂猿,從過去最少的7只,增加到現在的4群30只。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一般控制區將對社會開放,海南全長1429公里的環島旅游公路項目已啟動規劃,將串聯起田園、沙灘、山川、雨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劉成說,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是海南發展旅游業的最大本錢。

  劉成:我們一定要留住這片青山綠水,沒有青山綠水就沒有海南的旅游。

  海南的旅游業態逐漸豐富,如今,在建87個特色產業小鎮,建成的816個美麗鄉村,海洋旅游、康養旅游、文化旅游等新的旅游業態,已助力海南形成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三亞亞特蘭蒂斯、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等旅游綜合體相繼開業;免稅店更是早已成為海南的金字招牌,2019年的離島免稅銷售額達136.1億元。

  海南去年有140多萬游客入境,同比增長13.6%。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廳長孫穎:圍繞著消費這個核心的概念,以旅游為龍頭消費做大做強,來落實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各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