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包括序言、知識產權、技術轉讓、食品和農產品、金融服務、匯率和透明度、擴大貿易、雙邊評估和終端解決、最終條款九個章節,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專家普遍認為,協議體現了合作共贏的原則,是一份能夠穩定預期、增強信心、創造機遇、促進繁榮的協議。2020-01-1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認為,協議的每一個章節都在體現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互利共贏。

  高凌云:對于中國而言,通過這一階段協議,我們根據比較優勢、市場化等原則可以擴大美方優勢產品的進口,降低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也可以給中國的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一些消費品。對于美方而言,對于它本國的出口產業或者農民等具有一些很好的作用。

  根據協議,中方承諾未來兩年將在2017年規模的基礎上擴大自美國進口不少于2000億美元的商品,其中包括了制成品、農產品、能源、服務等多個領域。這不是一個單方面要求中國擴大進口的條款。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協議充分體現了中美兩國的比較優勢。

  韓俊:我們為了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和食品的需求,我們會從美國,也包括其他國家去購買。而且這些產品它本身就存在供需缺口,對國內相關生產不會有影響。

  同時,根據平等互利原則,協議對于中國輸美產品的權益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例如近期美方公布了允許中國自產熟制禽肉、鯰魚產品輸美的最終規則。此外,美方還同意公布中國的香梨、柑橘、鮮棗輸美監管通報程序,允許這些商品向美國出口。

  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方面達成了多項協議。例如有專門的藥品專利數據補充、專利鏈接、專利期限補償和遏制惡意商標注冊等制度。

  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大法官、清華大學教授張月姣:實際上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非常重視,這不是說某個國家的壓力的結果,而是(來源于)中國的“科技發展是第一生產力”。知識產權不光是解決外國人,中國的知識產權現在的擁有量、申請量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所以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支柱。

  針對外界傳聞協議迫使人民幣匯率升值,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研究所主任丁志杰駁斥。

  丁志杰:這個協議應該是雙向的,對等的。中方作的承諾,也沒有超出此前自主開放的內容。這個協議里沒有關于人民幣要升還是貶、升多少貶多少這些內容應該說中美這個協議為未來大國匯率政策的協調提供了一個樣本,有利于管控風險,增加互信,也有助于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