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5日消息(記者劉軍)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立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積極參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形成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模式。2019-5-5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大氣細粒子和臭氧是衡量大氣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可如何監測一直是個難題。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最近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們研發的“激光哨兵”監測系統,可以全天候為我國大氣環境監測提供數據支持。
安光所環境光學中心副主任張天舒:我們突破了四項關鍵技術,推動了環保、氣象兩個行業的應用,建成了一個產業化的平臺,項目結束后的三年內銷售額達到2.2億,超額完成了項目規定的產業化目標。
讓科技走出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正是我國第二個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要使命之一。中國科大與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共同探索建立與區域經濟建設相融合的技術轉化平臺——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目前已經孵化了233家企業,其中36家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推動合肥地區初步形成了從源頭創新到新興產業的全鏈條式創新體系。
中國科大先研院黨委副書記朱東杰:我們的量子衛星、類腦科學重點國家工程中心在先研院建成,省部級的實驗室在先研院建設11個工程中心,新建了若干個校企聯合實驗室,產生出很多新的科研成果。
產生變革性技術,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還需要創新政策的同步“輻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對科技成果轉化執行最高70%的現金及股權獎勵,同時將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工作納入職稱評審范圍。
研究院科技發展處處長鄧國慶:我們現在直接成立的公司是52家,對48個團隊的430人進行了股權獎勵,股權獎勵的金額達到4.19億元。
依托大科學裝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四大領域,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原創性成果不斷涌現。安徽省發改委主任張天培說,目前安徽正在加快推動這些成果的轉化。
張天培:我們已經梳理出173項可轉化的科研成果,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6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類別,將迅速轉變為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