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7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劉會民 天津臺記者谷菲)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社會引起熱烈響應。五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轉變為實際行動,不斷走深走實,不僅提升了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水平,也給沿線國家人民帶來了更多福祉。在紅海岸邊的戈壁上,被譽為“中埃合作橋梁”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如今已成為一座產業密布、生態宜居的綠色新城,不僅成為中國與埃及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也為海外園區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2019-04-0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2018年8月,坐落于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中國巨石埃及公司舉行年產20萬噸玻璃纖維生產基地投產典禮,標志著原計劃10年建成的玻纖基地提前4年完成建設。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建青說,這個總投資超6億美元的項目是中國在埃及投資金額最大、技術裝備最先進的工業項目, 不管在經濟上還是技術上都對埃及有著重要意義。
魏建青:這個項目的帶動作用非常強,就因為巨石這個項目,埃及成為現在世界第五大玻璃纖維生產國,確實也填補了埃及的產業空白,為當地創造了2500個就業崗位,培養了一批很高級的技工人才,這個在埃及是非常短缺的。
不過,這樣一個令雙方共贏的項目,在落地之初卻因為電力審批等問題,差點兒付之東流。
魏建青:這個項目本身的能源需求比較大,特別是電,第一期它需要15個兆瓦。其實我們和埃及幾個部委溝通,這些部長都口頭承諾沒有問題,但實際上正式要做的時候,說對不起,只能給你提供8兆瓦,機器設備完全無法運轉。
面臨突如其來的困難,中非泰達公司憑借其對埃及法律法規、文化的了解,立即通過各種途徑向埃及政府反映問題,幫助巨石集團挽回了損失。
巨石埃及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甄國勇:像這種問題,在海外投資的話剛起步階段應該是比較普遍的。任何一個小的問題都需要很長時間、花很多精力去協調、去解決。
巨石集團的遭遇在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并不少見。這也正是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建設的初衷。2008年,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來到埃及,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全面啟動1.34平方公里的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一期建設。經過多年建設,園區逐漸發展成型,可為企業提供從政策、基礎設施到金融的一站式服務,成為中國企業到埃及發展的首選。恒石埃及纖維織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堅說,正是合作區這艘巨輪幫大家抱團出海、事半功倍。
王堅:經營上的問題、政策上面的問題、簽證問題,包括外圍的安全安保,大家會做一個統一的部署。我們也是借助泰達園區的平臺,包括公司注冊、員工的招收、培訓,包括公司的日常經營有很多的便利。
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埃及時與塞西總統共同為經貿合作區二期揭牌,成為園區建設新的起點。三年來,在中埃兩國政府的高度關注下,這片6平方公里的區域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截至2018年年底,泰達合作區共有企業77家,實際投資額超10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收超10億埃鎊,直接解決就業3500余人,其中埃及員工占9成以上,成為埃及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出最高、中資企業聚集度最密的工業園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的建設經驗在肯尼亞蒙巴薩合作區、吉布提合作區、加納庫馬西工業園區等項目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秉軍說,他們還準備把這些經驗移植到沙特,為更多中資企業走出去搭建合作的橋梁。
張秉軍:我們也期待通過沙特的項目,通過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區的項目,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為 “一帶一路”的落實作出一份我們作為國企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