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周步恒 馬寧)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掛牌兩年來大膽試、大膽闖,推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改革試點,釋放轉型升級動力、激發創業創新活力,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17-8-2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外貿企業廈門嘉晟集團的出口額近幾年都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今年上半年僅對金磚四國的出口額就達到7000萬美金。集團廈門子公司總經理潘曉鳳說,廈門口岸通關改革不斷深化,企業得到了實惠。
潘曉鳳:廈門率先推行單一窗口,簡化通關跟報檢的手續。比如2016年,嘉晟在通關的驗貨率是千分之六,今年上半年通關的驗貨率僅為千分之三,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幾年也持續為企業減免出入境檢驗檢疫的費用。
潘曉鳳提到的單一窗口是由一個36個部門共同建設和運營的國際貿易網上大廳,業務集中到網上來辦,讓數據“并聯共享”代替人員“跑腿”,船舶進出口岸、報關報檢等口岸核心業務實現“一個窗口、一次申報、一次辦結”。報關大廳排隊的報關員不見了,企業通關效率成倍提升。
廈門自貿片區探索政府職能轉變,成立以來,陸續推出42項全國首創的政策、舉措。例如在減少和取消對外商投資準入限制方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備案管理”的管理模式,項目審批時限由21天縮短到一天。今年以來,著力在市場準入和工程建設兩大領域先行先試, 6月,啟動“市場準入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全市25個市直屬部門同步推進,該取消的取消、該簡化的簡化。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運管處黃春土:汽車裝潢店、洗車店,他們都要申請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這個項目,原來需要五個工作日,現在改革之后,群眾來辦事的時候帶材料到窗口,我們審驗過了就可以給予備案發證 ,當天就辦成。
廈門自貿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科科長林玲:現在企業在申報‘名稱預先’的時候,可以自主進行名稱申報,可以跟設立登記一起提交,工作時限由原來6個工作日縮減到3個工作日,企業提交的申請材料也比原來簡化很多。
改革、創新體制、理念和監管方法,激發了市場活力,全球領先非游戲應用開發商“美圖秀秀”、全球一站式航空維修基地“太古飛機”等一大批優秀企業脫穎而出,為廈門經濟發展注入新血液、增添新動能。
去年,廈門自貿片區航空維修業產值首次超過百億元,航空維修、融資租賃、高端制造等七大功能性產業初具規模。自貿片區掛牌兩年四個月來,累計新增兩萬八千多家企業,新增注冊資本4730多億元;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入選全國自貿試驗區8個“最佳實踐案例”之一;經第三方評估,營商環境排名從2015年4月掛牌之初的全球第61位提升到今年的第40位。一個“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廈門正在成形。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熊衍良:下一個階段,應該把廈門的口岸打造成功能性最強、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吸引力最強的口岸。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