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鎖定“三農”工作新主線

2017-02-06 07:0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6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昨日正式發布,這也是中央今年的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唐仁健表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圍繞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等,一號文件對新一年農業農村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7-2-5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去近兩年來,這個詞維持著不低的曝光率。中央農辦主任唐仁健解釋,改革背后,是農業農村形勢的變化: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

  唐仁健:農產品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極限了,綠色生產跟不上;國外低價農產品進來了,國內競爭力跟不上;農民增收傳統動力減弱了,新的動力跟不上。這四點,都表明農業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寫入一號文件,是時勢的要求。改革進入第二年,深入推進的路線更加清晰。而對農民來說,“種什么、怎么種”是每年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此,唐仁健明確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構”,是調整的一大對象。

  唐仁健:三大調整,我們概括為調優產品結構、調好生產方式、調順產業體系。調優產品結構突出“優”字,大宗農產品要突出“優質專用”,其他農產品突出“特色優勢”。“調好生產方式”是突出“綠”字,就是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調順產業體系”突出“新”字,就是要培育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針對玉米庫存高企、價格倒掛,2016年,我國對東北三省一區玉米收儲制度進行改革,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內蒙古通遼種糧大戶李長江:補貼(每畝)180元都拿到手了,沒有補貼也得挺著嗎?這個政策挺好。主要是價格再漲點,農民再好好種,產量就上來了。

  一號文件對不同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作出相應安排,例如,對稻谷、小麥,要“堅持并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對玉米,要“推進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說,這是政策對“種什么”的明確回答。

  葉興慶:稻谷和小麥,這是我們國家最基本的口糧品種,我們目前為止還是要維持最低收購價政策這樣一種基本的制度模式。但是我們要完善要增強最低收購價定價的彈性,讓定價靈活一些。但是大的制度框架不會變。玉米,它是一個大宗產品,但它更多地作為一種飼料作物,我們希望通過市場定價,國內的市場玉米價格,能夠有所下降,降到什么程度呢?能夠跟進口的玉米相抗衡。同時對玉米的種植者他的利益會受到一些損失怎么辦?我們就實行生產者補貼制度,今年我們還要堅持這樣一個制度。

  唐仁健坦言,改革的核心是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激活市場”依賴于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收儲制度等改革,“激活主體”需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和吸引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創業創新等政策刺激,而“激活要素”,則要改革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等重大政策舉措。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 吳海波
關鍵詞: 中央一號文件;三農;新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