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精準投資助力經濟穩增長
2015-07-04 07:0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4日消息(記者王成林 山東臺徐慧 賈曉菲)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經濟大省山東,加大“精準投資”力度,從“大水漫灌”到“小水細灌”,向新產品要市場,向高技術要效益,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15-7-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無論劃痕還是瑕疵點,一個也不能有。在山東東營墾利縣,勝通集團投資興建的6萬噸光學膜項目正在緊張生產中。公司總經理周炳陽告訴記者,過去企業生產的是鋼簾線,規模已經做到國內第二,手里有了資金,該投向哪里,企業內部爭議很大。最終,投向新產品、高技術,成為大家的共識。
周炳陽:我們邁過這個門檻以后,回頭再看其它的企業,如果說你再想進入這個門檻的話,可能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經濟步入新常態的當下,只有把握市場脈搏,投資才能更精準。在業內人士看來,投資多少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重點在于投資的質量,能不能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山東就把高端裝備、現代服務、生態環保、電子商務等領域,確定為重點投資領域,用精準投資,推進經濟轉型。
山東省發改委重點項目處調研員王曉燕:這120個重點項目中,包括了49個現代服務業項目,2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調結構轉方式項目占到了整個項目的2/3,這些項目將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了讓錢真正花到“刀刃上”,山東對優秀投資項目開通了“綠色通道”。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煙臺電子商務產業園二期項目被列入山東省重點項目,獲得了資金、政策、人才上的一系列支持。
煙臺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吳言濤:比一期新增加了線上線下體驗館,一個信息服務器,園區大學,還有倉儲物流。可以容納1000多家企業。
補短板、調結構,解決的是“投什么”的問題。要確保投資有效益,還得解決“誰來投”的問題,讓各類經濟主體都有參與的活力。為了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項目,山東持續加大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降低準入門檻,拓寬投資領域。
山東省發改委重點項目處調研員王曉燕:特別是民間資本來投入,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僅是拉動當前的投資,穩定經濟增長,還將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夯實發展的基礎。
今年第一季度,山東全省實現社會投資總額近6700億元,同比增長14.8%,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投資增幅繼續高于整個投資增幅。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福一:投向和投效是相輔相成的,投向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未來的經濟增長點,這些產業發展起來,他對整個產業的融合發展,對引領產業升級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將會成為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 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山東;精準投入;經濟增長
2015-07-03 16:38:00
2015-07-03 16:11:00
2015-07-02 20:47: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