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 本期做客《冬奧會客廳》的嘉賓是2022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閆成曾擔任國家體育場場館運行團隊開閉幕式副主任,如今角色轉變,他成為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雙奧人”。人力資源調配工作是一個組織運行的基礎,如何打造一支完備、專業的賽事籌辦、保障人才的隊伍?

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圖片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作為北京冬奧組委最早一批組建又將最晚解散的部門,人力資源部要在一張白紙上逐步畫出并落地組織體系設置與演變的頂層設計。閆成說,現在冬奧籌辦已經進入了決戰沖刺階段,人力資源部把工作重點放在了賽時指揮運行體系的設置上。他們要把“冬奧大腦”建設好和運行好,按照“人崗相適、人盡其才”的要求,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同時,在人員場館化階段,人力資源部還要統籌開發調配各方面人力資源進入場館工作,把場館這個基本單元的隊伍抓實建強。

北京冬奧組委2019年社會招聘筆試現場(圖片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國際化團隊是如何搭建的?

閆成介紹,從奧運會特點來看,必須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建設一支專業化、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從“請進來”的視角看,北京冬奧組委以全球視野延攬人才,針對國內人才短板,選聘一批高端專家、團隊,引進一批外籍專業人才。過去五年來,北京冬奧組委分12批選聘57名高端專家,來自于19個國家和地區,在競賽組織、賽道設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還聘任了一些平昌冬奧組委員工在北京繼續發揮作用;與俄羅斯等國家奧委會合作,短期引進和使用一批外籍賽道作業人員、技術官員等,帶動國內冰雪人才隊伍建設。

從“走出去”的視角看,北京冬奧組委把籌辦隊伍放到國際舞臺上接受鍛煉、學習,這幾年,組委會先后選派650多人到境外參加冬奧會、冬季項目世界杯、世錦賽等跨賽時實戰培訓,在實戰歷練中提升工作本領。閆成還強調,越是在一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單位,就越要加強黨的建設,確保籌辦工作沿正確方向前進。這幾年,他們一以貫之地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2018年,《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人才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國際雪聯高山滑雪委員會主席、2022年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賽道設計顧問伯恩哈德·魯西考察延慶賽區(圖片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民間高手”在冬奧

閆成說,一件國家大事必然要求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冬奧組委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暢通社會力量參與辦奧的渠道,搭建共建共享冬奧的平臺。組委會注重從全國遴選國內技術官員,先后舉辦了43期培訓班,培養和保留了3800名專業人才,來自17個省(區、市);組委會與20多所高校合作,招收培養700多名賽時實習生,讓在校的碩士研究生有機會到冬奧場館一線接受半年到一年的實踐鍛煉,更好地成長成才;組委會還面向社會公開招募600名滑雪戰隊隊員,集聚和培養了一批“民間高手”,來自社會各行各業,在今年2月延慶賽區測試活動中,滑雪戰隊主力承擔了辦賽任務。實際上,北京冬奧組委已經通過人才培養的方式,儲備了7800名專業人才隨時保障辦賽。

疫情下在線培訓 助力冬奧人才成長

去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冬奧組委迅速調整了工作策略,著力強化在線學習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閆成介紹,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合作實施的學習戰略項目、與國際殘奧委會合作實施的卓越計劃項目,以及組委會各業務領域國際學習研討會,都是通過在線方式舉辦的,國際各方面的專家累計提供211小時的遠程授課服務。各部門、各場館組織的專業培訓,除了需要現場實操的內容以外,全部轉移到線上進行。通過在線學習的方式,持續深化了場館管理、語言服務、能源與電力、技術運行、媒體服務等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累計達900學時。冬奧組委還布局和建設了冬奧云端學習平臺,一是建成信息與知識管理(IKM)外圍網平臺,為籌辦人員提供“菜單式”學習課程與在線測試功能;二是開發了“學習冬奧”微信小程序,面向社會各界普及冬奧知識,引發熱烈反響,目前,“學習冬奧”相關微博話題的閱讀量達2.7億人次,在線課程觀看時長超過1120萬分鐘;三是開發社會資源,制作5集“冬奧公益大講堂”影視化知識產品,全網上線推廣,累計播放量超過5342萬人次。

北京冬奧組委信息與知識管理(IKM)網絡平臺(圖片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不足300天 服務冬奧的人才隊伍已整裝待發

現在距離冬奧會開幕已經不足300天了,籌辦工作已經進入決戰沖刺階段。閆成介紹,下一步,他們將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精心組織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在場館一線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結合測試活動積累的經驗,優化主運行中心及其內設機構建設,強化調度中心的職能作用,完善指揮運行和應急保障機制。依托“雙進入”體制機制,加快場館團隊組建工作。動態優化場館主任層人選,選派組委會精干力量到場館工作,抓緊選配短期補充人員,積極協調志愿者、合同商等人員按時到崗。完善高端人才、外籍人才等引進和保障機制,強化技術官員、場地保障人員等國內專業人才培養,優化場館培訓與技術技能實戰實訓,促進場館團隊的人員融合與工作協同。按照火炬接力總體方案,指導各選拔主體開展好火炬手選拔,精心組織好火炬手運行工作。繼續做好制服發放中心的籌建及運行設計。切實抓好制服設計、生產和發放工作,在冬奧會倒計時100天面向全球發布制服宣傳片。

冬奧人才是未來我國冰雪運動和體育事業發展的寶貴遺產

閆成表示,冬奧會既是集聚人才的舞臺,也是鍛造人才的熔爐。籌辦隊伍,經歷了國際大型賽事的洗禮和歷練,開闊了國際視野、掌握了專業知識、提升了實戰本領,一定能夠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各行各業的優秀工作力量。專業人才,包括國內技術官員、場地保障人員、賽會服務人員等,參與了最高水平的國際賽事,也向國際同行學習了豐富的經驗,掌握了國際規則、提升了專業素養、打磨了技術技能,必然會成為冰雪賽事組織的行家里手,成為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的生力軍。年輕一代,包括賽時實習生、賽會志愿者等,他們將在賽時運行的具體工作中,砥礪意志品格、增強實踐本領、收獲成長進步。他們既是冬奧的貢獻者,也是受益者,當他們走向社會時,這份家國情懷和冬奧情結會與他們相伴一生,鐫刻在他們心靈中的冬奧故事,將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促進冰雪運動發展普及。

總之,這一屆冬奧會必將給未來留下豐厚的人才遺產、人文知識遺產,并在新的更高起點上,促進我國冰雪運動和體育事業發展。

青少年冰雪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監制:梁悅

編輯:張聞

記者: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