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緩堵綜合治理工程于3月31日完工。該工程起點為杜家坎收費站,終點為大井西橋,全長5公里,綜合采用增設加速車道、拓寬瓶頸路段、調整道路進出口、優化公交車專用道等綜合改造措施,全面提升路段道路通行能力。經觀測,開通首日通行效果明顯,早高峰期間(7時至9時)擁堵路段的平均通行時間縮短21分鐘,交通量最高增加40%,實現通行速度提高、通行能力增加“雙提升”。

為緩解京港澳高速早高峰進京方向的交通壓力,北京市交通委會同市公安交管局、豐臺區政府等單位反復論證,通過精準施策、綜合治理、持續推進,對宛平橋、大瓦窯橋等多處節點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最終形成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緩堵綜合治理工程方案。

記者了解到,緩堵綜合治理工程在大瓦窯橋路段新增輔路系統,解決短距離并線交織。工程利用大瓦窯橋區三角地,下穿大瓦窯橋、張儀村路新增長450米的輔路系統,共設置2條機動車道、1條非機動車道和人行步道。原大瓦窯橋西側入口已于3月31日封閉,車輛可以選擇在原入口東側220米處的新建入口進入高速主路,車輛并線交織距離增加了150米,也可以沿輔路繼續前行約300米由既有入口進入高速主路。

此外,公交專用道方面,優化起點布局,減少與社會車輛交織。據悉,京港澳高速原公交專用道起點位于宛平橋東,與宛平橋區瓶頸段基本重疊,在公交專用道起點上游,公交車需由最外側車道并線進入最內側車道,社會車輛需切換至外側車道,進一步加劇了該段道路擁堵程度,該處瓶頸節點是制約京港澳高速通道早高峰時段進京方向道路擁堵的直接原因。本次改造將公交專用道起點由宛平橋向杜家坎方向延長1.1公里至杜家坎收費站東側500米。通過優化調整公交專用道起點,避免因車輛交織并線對宛平橋節點造成的干擾,提升主路通行秩序和效率。

2023年10月,央廣網發布獨家報道《杜家坎何時不再是“堵”家坎?官方回應:將加快推進道路規劃建設》

編輯:王進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