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彩云之南,我心的方向;孔雀飛去,回憶悠長……”一曲《彩云之南》讓云南成為了無數人向往的勝地。不只是風光旖旎,得益于獨特的地緣優勢,云南省成為了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交通要地和橋頭堡,更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排頭兵。

作為當地職業教育發展的代表,云南省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自1944年建校以來,一直立足邊疆,依托區域產業,打造自身特色,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走出了一條邊疆職教發展的特色之路。

寸德宏接受央廣網《職教校長說》欄目組專訪(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近日,央廣網《職教校長說》欄目組走進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邀請該校黨委書記、校長寸德宏,就學校的人才培育模式、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和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展開介紹。

以區域產業發展為導向 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正門(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學校圍繞地方產業發展目標,積極發揮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的功能,對接區域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優化專業布局,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寸德宏介紹,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先后提出“走專賣店發展之路,不搞小而全的超市”“辦一個專業,建一個基地,興一個產業,創一個品牌”的專業建設理念,圍繞地方產業發展,著力在培養地方產業人才上下功夫,為騰沖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作為中國珠寶翡翠四大基礎市場之一,騰沖市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以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為代表的人才供給更是相關產業得以蓬勃發展的重要保障。“我校珠寶類專業從1944年開始招生,至今已為社會輸送、培養了珠寶類技術人才3000余人,每年開展社會服務及培訓均在1000人次以上。”寸德宏告訴記者,2012年,通過政府招商引資,學校與萬福珠寶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投資1.5億元,建成“航母級”的騰沖翡翠加工基地;2017年,與唐潮玉器有限公司等珠寶企業共建校內珠寶產業鏈實訓基地,形成了政府、學校、企業多元協同發展的創新辦學機制;2018年9月,與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共建中國第一個淘寶直播培訓基地。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成為了寸德宏志得意滿的底氣,“這些舉措旨在為地方新興直播產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優質人才輸出,助推區域經濟的綜合發展,其產教融合模式已走在了全國中高職院校的前列。”寸德宏說道。

除了助力翡翠產業轉型升級,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傾力打造“騰韻美食之都”。學校通過實施餐館營養計劃、舉辦騰菜大賽“美味廚房”訓練營、騰沖“名廚、名店、名小吃”評比活動推廣騰菜文化,培養烹飪人才。

此外,學校還以康養旅游新業態和大健康產業發展為導向,扎根騰沖文旅事業,以現有的產學研平臺為基礎,通過整合資源把旅游文化專業群和大健康產業專業群進行融合,對接地方支柱產業、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鏈,打造全新的康養旅游與大健康產業體系,助力騰沖建設高品質康養旅游目的地。

以民族團結為工作主線 為邊疆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校園內的“民族團結”標識(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漢族外,這里還聚居著25個少數民族,全省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近1/3。因此,“民族團結”一直是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繞不開的話題。

談及學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寸德宏表示:“學校始終把‘民族團結’貫穿在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無論是‘以育人為宗旨、以課堂為渠道、以競賽為載體’還是‘以活動為依托、以關愛為前提’,一以貫之的是‘民族’二字。”為此,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緊緊圍繞“為黨培養接班人、為國培養建設者、為民增進幸福感”的使命,確定了“培養成功職業人,成就幸福社會人”的育人目標,積極探索實踐“成型、成熟、成人、成才、成功”的“五成”育人模式,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師生。

作為云南省民族團結教育示范學校,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扎實推進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通過課程設置、校本課程開發,實現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技藝“四進”課堂,將民族團結教育內容有機融入課堂教學中,讓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愉悅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到學生心里。同時,學校以文體活動、民族大課間、社團活動、競賽等為載體,搭建民族團結平臺,始終把民族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作為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抓手。

“通過開展相關專業和活動,學校積極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發揚以及推廣,推動民族舞蹈、民族玉雕工藝、木雕技藝、民族茶藝、地方民族風味等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寸德宏介紹,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著力開發了《最新緬語速成》等校本教材,為維護邊疆民族團結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以職教擔當為發展依托 培養鄉村振興急需人才

學生玉雕作品展陳(央廣網記者 王進文 攝)

長期以來,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以及滯塞的信息傳遞,一直是制約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主要因素。因此,對接先進地區的典型經驗、提升教學理念成為了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校結合地區產業發展需求,以‘辦一個專業,建一個基地,興一個產業,創一個品牌’的專業建設理念,示范帶動構建了‘吃’(中餐烹飪專業)‘住’(酒店管理專業)‘行’(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游’(旅游服務與管理、導游服務專業)‘購’(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與旅游產業鏈相對應的全系列人才培養鏈。”寸德宏強調,學校通過“騰沖烹飪大師培訓基地”建設、成立省級名師工作室、建設加工基地、編寫系列教材、拍攝教學宣傳視頻等形式,積極探索實踐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騰沖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圍繞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和“一城一兵一區”(即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興邊富民排頭兵、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多渠道、深層次開展人才培訓工作,積極構建新型“校、村、戶”交流合作機制,共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84萬人次、職業資格鑒定9793人次,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人才技術服務輻射中心。

“下一步的辦學中,校黨委將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鄉村振興重點,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和產業對接,發揮學校人才、技術、設備等資源優勢,不斷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彰顯職業教育的責任與擔當。”寸德宏說道。

編輯:阮修星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