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從個人報稅到享受6項附加扣除等減免稅優惠,再到開完稅證明,市民用手機就能享受一條龍服務。記者獲悉,稅務總局開始上線測試“個人所得稅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多家稅務師事務所建議,市民最好按月扣除各項費用,避開退稅難辦的問題。
從現在開始,市民打開手機應用商店搜索“個人所得稅”,就能發現稅務總局上線測試的個人所得稅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下載這款APP,市民通過人臉識別,再注冊個人身份證號與手機、地址等信息,今后就能實時查詢自己可享受的稅收優惠。
目前,個稅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已初現端倪,在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首套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方面,市民從2019年元旦起即可享受到這些能稅前扣除的優惠。在個稅辦稅APP中,上述6項專項附加扣除已被分別單獨展示,但現階段均顯示“本功能暫未上線”。不過稅務總局也披露,該APP將提供6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功能,市民可自由選擇在年度申報時扣除,也可指定單位等扣繳義務人在每月預扣預繳申報時扣除。
這款APP還介紹了“年度綜合申報”的細節,即在日常預扣預繳基礎上,對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進行匯算清繳,實行多退少補。
建議
費解問題應盡早厘清
稅改要讓市民早點嘗到“甜頭”,厘清各界尚有疑惑的問題顯然宜早不宜遲。大華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吳麗光認為,有關部門除了對于個稅6項專項附加盡快出臺名詞解釋,對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誤區問題,也應及時予以明確。“個稅征求意見稿提出,納稅人接受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年度,按每年3600元定額扣除。假如納稅人一年取得多個證書,是否能翻倍扣除?這些都亟待有關部門的權威釋義。”吳麗光表示。
不僅如此,專項附加扣除畢竟是首次出現,該如何精準扣除成為今后實際操作中的核心問題。“以往各地曾重復出現過奇葩證明,在專項附加扣除中,針對子女教育和老人贍養等扣除項,稅務部門應盡快明確到底是通過戶口簿還是公證等哪些簡潔有效的方式來證明相關問題。”北京中燁澤瑞稅務師事務所總經理郭英杰建議,稅務部門可通過與民政、人社、公安等有關部門聯網查詢的方式,盡量做到人性化執法,不要為市民增加過多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