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淮南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壽縣舉行,該市文化、科技、衛生等部門結合職能開展為民服務,助力精準扶貧。(圖為淮南市書法家現場為壽縣農民寫春聯。特約攝影陳彬)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過去的5年,全省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1640元和12758元,年均增長8.8%和10.3%。城鎮新增就業335萬人,新增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190.6萬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5.6萬戶。全省公共服務質量大幅提升,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我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積極順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的更高期待。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深化平安安徽建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5年,將聚焦“七有”目標,著力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共享。全省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將“節節攀升”。
發展電商助力脫貧
新聞鏈接
今年我省的減貧目標是,10個國家級貧困縣和8個省級貧困縣摘帽,700個以上貧困村出列,7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加強產業就業扶貧,加大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加強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完善脫真貧、真脫貧工作機制,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張云燕:脫貧攻堅是一項偉大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不僅要久久為功、馳而不息地扎實推進,還要與時俱進,抓住機遇,讓貧困地區的群眾切實看到變化、真正得到實惠。
實施電商精準脫貧行動,要有效整合供銷、經信、郵政、通信等行業資源和物流配送、傳統商貿、萬村千鄉農家店等企業和社會資源,加快電子商務向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覆蓋。放大精準脫貧效應,要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推進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不斷搶抓機遇,強化政策引導,搭建營銷平臺,強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為精準脫貧開辟新路子,讓更多貧困戶摘下“窮帽子”。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新聞鏈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把“生態+”理念融入產業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加強污染防治,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保護生態系統,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林志誠:找到適合我省的綠色發展模式,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面對資源環境瓶頸制約,要強化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生態環保產業,培育生態經濟新業態,努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對不健康、不綠色、不環保的一些產業,逐步“關、停、并、轉”,淘汰落后產能技術,優化能源結構。
綠色發展離不開一套完備的監督管理機制,要從源頭防范,在鞏固既有成效基礎上形成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從主管部門來說,應將環保、國土、水利、林業、城建等部門的相關職能予以整合,統籌推進水體、土壤和大氣污染防治,形成治理合力,建立聯防聯治的體制機制。此外,進一步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現重點領域和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建設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安徽。
激發創業創新活力
新聞鏈接
一年來,我省通過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進社區的方式,落實扶持政策、扶持資金,建成陽光就業網、公共招聘網等平臺。組織實施就業扶持民生工程,全年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58103個。深入實施“創業江淮”行動計劃,打造創業擔保貸款升級版,將個人和小微企業貸款額度分別提高至50萬元、400萬元。建成創業服務云平臺,培育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30個。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趙靜茹:創業并非易事。市場定位的困惑,缺少資金、人才等要素,是創業初期常常遇到的困難。要克服這些困難,不能單純依靠政府,創業者應立足自身,靠提高產品和服務品質來適應市場競爭。政府在為創業者提供資金、人才等方面支持時,也應更多地運用市場化手段,使資源配置更加高效,并進一步簡化工商、稅務等領域辦事手續,提升服務效率,降低創業創新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對于一些在異地打拼的創業者,還應在子女就學、就醫等方面提供便利,幫助解除后顧之憂,讓創業者感受到來自政府的肯定。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新聞鏈接
去年,我省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提前3年實現全覆蓋,學前3年毛入園率、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高考錄取率連續5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所高校、13個學科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教育信息化走在全國前列。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孫五一:近年來,我省教育事業在政府的高投入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義務教育在去年實現基本均衡全覆蓋后,開始由辦學條件向辦學內涵轉變,向“高位均衡”的目標邁進。中招、高招制度改革也在有序進行中。教育信息化試點省建設下的智慧校園,向人們展示出嶄新的現代教育面貌。特別溫暖人心的是,貧困生救助體系實現了各教育階段的全覆蓋,在國家救助政策的幫助下,孩子們不會因貧困而失學。
下一步希望我省在發展職業教育中再接再厲,切實通過招生政策改革,推進中招普職比早日達到1∶1,讓職業教育提供更多的優秀技工人才,落實省政府提出的建設“技工大省”計劃。
易地搬遷新居圓夢
新聞鏈接
2017年,全省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33.91萬套,達年度任務的102.1%,超額完成國務院及省政府下達的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33.2萬戶年度任務;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2.4萬套,達年度任務的163.5%,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基本建成19.8萬套年度任務;全省農村危房改造竣工15.1萬戶,占年度任務的151%,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完成改造10萬戶年度任務。全省已完成整治改造老舊小區371個,年度目標為完成350個。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崔黎:易地搬遷是脫貧攻堅十大工程之一。要堅持宜居宜業的理念,在規劃安置點時,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相協調、相銜接。在選址上盡可能向鎮區中心地段集中,將安置點作為鄉村旅游點進行規劃設計,統一風格風貌、完善路網體系、布局配套產業。同時,突出設施配套,堅持以安置小區有城鎮的水平、就業的條件、可持續增收渠道為原則,建設水、電、路、氣、通信、綠化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把安置點打造成美麗鄉村的示范點、花園式的小區。
深入推進綜合醫改
新聞鏈接
近年來,健康安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城鄉養老服務體系、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分級診療制度覆蓋所有省轄市,建立醫聯體279個,醫共體擴大到66個縣區。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健康安徽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加強醫療、醫保、醫藥聯動。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白和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讓人備受鼓舞。為實現這一改革目標,建議加快推進醫改統籌,提高相關統籌協調機構規格,以發揮改革總協調、總統籌的重要作用;加快創建醫保新體制,合并重組優化職能,構建市縣新的醫保體系和聯動推進機制;加快創新公立醫院綜合管理平臺,探索新的補償機制、新的績效分配制度和新的精細化管理制度;加快創建緊密型醫聯體,探索構建管理共同體,優化利益分配新機制,完善醫療資源共享機制;加快創新監管模式,強化內部和重點環節監管,深化醫藥衛生領域“放管服”改革,健全行業法規標準體系建設。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
新聞鏈接
我省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去年1月至11月,全省1787個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出版物111.2萬冊,組織各類閱讀活動近1000場(次);完成19.31萬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提前并超額完成全年18.53萬場的放映任務;完成“送戲進萬村”演出20867場,占年度任務的135.13%;直播衛星戶戶通整省推進工程為40.7萬戶農村群眾安裝了衛星戶戶通設備,免費提供47套廣播臺和58套電視節目。
代表觀點
省人大代表何花: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農家書屋等扎根在農村的文化陣地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下一些地方的農家書屋沒有充分運轉起來,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并想辦法解決。在增加圖書種類、圖書數量的同時,農家書屋要主動引導農民閱讀,比如舉辦閱讀會、朗誦比賽等活動,增加農家書屋的活力,提高農家書屋的吸引力。
平安建設提檔升級
新聞鏈接
秉承“平安為基、安全發展”的理念,我省平安建設提檔升級,實現了新跨越。在一年一度的全國綜治工作(平安建設)考評中,我省平安建設連續8年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群眾日益享受到平安建設成果,2017年全省群眾安全感達到96.76%,同比上升1.67%,再創新高。
委員觀點
省政協委員喻榮虎:加強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安全生產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責任六項機制,有效提升城鄉安全保障能力。廣泛發動群眾和依靠社會各界力量,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除不和諧因素。
在信息時代,個人信息已經滲入到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隱私被侵犯變得更為容易,成本更小、傷害更大,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通過法律的手段加強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勢在必行。針對電信詐騙等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違法犯罪行為,應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形成治理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