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至28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迎來一批特殊的“考官”——6名合肥市政協委員走進居民小區、中小學校和公共機構,對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進行現場檢查評分。這也是政協委員對合肥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首考”。
記者了解到,當前,合肥市市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預計到2019年底,全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
現場評分: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可積分兌換物品
2月28日下午,參與垃圾分類現場考核的6名政協委員來到御景灣小區。在小區一角,擺放著“智能垃圾分類設備”。
“居民將垃圾分類投放后,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可以兌換香皂、抽紙、洗衣液等日用品,提高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小區垃圾分類志愿者向政協委員們介紹。
在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學生們可以用垃圾兌換橡皮、筆記本、筆等學習用品。
“學生們將廢紙張、飲料瓶等垃圾收集起來,分類投放后獲取積分,便可以兌換相應的文具。”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學工作人員介紹,垃圾分類是一種趨勢,在學校開展這方面的教育,不僅節約了資源,而且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了環保意識,還能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帶動更多家庭參與到垃圾分類當中。
城管部門:組織政協委員對垃圾分類開展“首考”
合肥市城市管理局環管處處長李大勇介紹,本次“考點”包括四大城區和三個經濟開發區,每個區選取三個開展垃圾分類的重點場所,政協委員根據供餐區域容器設置、設施規范、組織宣傳、分類投放等情況進行現場打分。
“這次參與現場打分的6名政協委員,一直在關注合肥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并提出過相應的提案和建議。”李大勇說,這是合肥市城管部門首次組織政協委員參與垃圾分類考核工作,他們的評分結果也將納入到對各區2018年垃圾分類的總考核中。“政協委員的打分結果將占到總考核的15%,后續我們還將組織暗訪組對各區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抽查,推進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李大勇說。
政協委員建議:用科技手段提高垃圾投放準確率
經過兩天現場檢查和評分,合肥市的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如何?
“從現場情況來看,合肥市開展垃圾分類這項工作還是很扎實,前期工作很細致。”合肥市政協委員、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姜治介紹,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工作,任重道遠,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市民開展垃圾分類的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市民一種生活習慣。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垃圾分類,姜治也提出了自己建議。
“我發現有一些市民會錯投垃圾,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提高垃圾投放的準確率。”姜治說,比如,同一種光,照在不同的物體是有不同的光譜,可以通過光譜分辨不同的物品。
“這一技術,目前已運用在許多領域,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運用在垃圾分類設備中,以提升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姜治建議。
工作計劃:年底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達20%以上
合肥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之一,當前全市正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實施。
截至目前,在全市初步建成9個分類示范片區,206個社區、769家公共機構、282座中小學已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參與垃圾分類市民約13.6萬戶共計45萬多人。
“值得一提是,當前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李大勇介紹,在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合肥建成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和大件垃圾處理中心,以及一座裝潢垃圾處理廠。肥東、肥西、廬江、長豐、巢湖生活垃圾焚燒設施“五點布局”正在形成。此外,第二餐廚垃圾處理廠正在選址,各區大件生活垃圾處理中心和裝潢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也在加快推進。
記者了解到,根據《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到2019年底,全市市區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分類示范片區占轄區比例達到30%。到2020年底,全市市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形成比較完善的制度和標準體系,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2035年前,全面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