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滁州市公安局蓮心湖派出所社區民警王榮在開展入戶走訪時發現,創業北苑小區地下室電動車存在私拉電線充電現象,存在安全隱患。王榮立即將這一情況反應給社區網格員,并向小區物業下達了整改通知書,第二天,電線線路即清除。而這,正是蓮心湖派出所打造“警網融合”基層治理新模式的一個縮影。

作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滁州市公安局蓮心湖派出所,近年來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政府“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將社區警務和社區網格深度融合,打造“信息共采、政策共宣、隱患共排、防范共治、矛盾共化、服務共享”的“警格+網格”治理新模式。

信息互通 一網雙效融合管理

蓮心湖派出所積極與轄區街道、社區對接,在社區網格劃分的基礎上,劃分警格,每個警格配備1名警格員,與網格員協同開展各項治理工作,打通了社區警務和社區網格之間的壁壘。通過高效溝通、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網格員將摸排到的治安隱患及時向社區民警反饋,派出所通過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平臺將“非警務警情”流轉至社區警務室,由社區民警與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處理,自平臺運行以來,糾紛流轉化解率100%。

“通過這樣的機制,在矛盾糾紛化解中,我們民警能提前介入并開展工作,避免了矛盾進一步升級。”蓮心湖派出所所長謝發松說。今年以來,通過“警網融合”、警民聯調等工作,蓮心湖派出所矛盾糾紛1548起,化解矛盾糾紛1493起,化解率達96.4%。

防范共治 治安防控群策群力

“穿上鮮紅制服,套上深藍袖標,既是榮譽也是責任。”轄區居民李國安,雖然擁有一家運輸公司和一家酒店,卻毅然加入蓮心湖派出所義警大隊,“每到星期二,我都會主動趕到派出所報到,加入群防群治,參與巡邏防范。”

為推動“警網融合”機制落地,蓮心湖派出所推動派出所所長任街道黨委副書記、7名社區民警進社區班子。在派出所,成立由民警牽頭,社區網格員、物業、保安、志愿者和滁州青志協救援隊組成的蓮心湖義警大隊,目前隊伍已注冊318人,最大限度減少治安問題隱患,夯實了“民警+N”群防群治根基,由社區民警帶隊,定期開展法制宣傳、治安巡邏防控、應急救援等。在小區,推行“民警+樓棟長+物業+社區”工作模式,群防群治志愿者隊伍與民警常態化開展信息搜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警網融合”工作機制真正實現了警網統一、警地聯動、警群互補的防范共治新局面。

協作配合 攜手共筑幸福社區

“不聽不信不轉賬,投資理財有風險”,國慶假期里,鳳陽路社區邀請社區民警王萬婷給老年人進行反詐宣傳,“最近騙子盯上炒股熱,一定要理性投資,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啊!”

今年以來,蓮心湖派出所民警與社區工作服務站協作,聚焦轄區“老小殘困”群體,開展豐富多彩線下警網融合活動56場次。民警與社區工作人員、樓棟長協作,創新開展“紅板凳議事會”,面對面與群眾交流,以排查化解家庭、感情、鄰里、債務等突出矛盾糾紛為重點,強化重復警情治理,切實將矛盾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依托警民議事廳群,線上+線下收集民意民情,及時回應訴求,較好地實現了“人、地、事、物、組織”等要素的全方位管控,掌握轄區群眾思想動態、生活現狀、經濟狀況等情況,做好服務群眾工作。(羅靜 楊文逸)

編輯:徐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