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金融作為血脈,是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中信銀行合肥分行持續發揮金融央企的責任與擔當,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宗旨,不斷創新豐富金融供給,打造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信方案”,為優質民營企業提供精準支持和高效服務,進一步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奠定堅實的保障,助力民營企業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硬核”科技企業的破浪密碼:千萬元授信托舉“中國芯”夢想

科技型企業技術含量高,創新活力足,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微觀基礎”,也是支撐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中信銀行合肥分行深刻把握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意義,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以金融活水滋養科創沃土。

走進安徽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工程師們正圍著一枚指甲蓋大小的微波芯片反復測試參數。這家成立于2012年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耕于微波芯片設計與電子通訊產品研發,擁有著23項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航天、通信等領域。

“企業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扶持和銀行資金的支持。”該企業負責人坦言,這些年來,企業加強關鍵技術突破,壯大人才團隊,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實現核心部件國產化,解決“卡脖子”難題,這成功背后的不易卻鮮為人知。“是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的資金支持,有效緩解了公司經營流動資金的壓力。”該負責人感言道,有了中信的金融支持,企業便能專心做好產品,發展免去后顧之憂。

據悉,安徽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均為定制型產品,前期經過研發到批量生產具有一定的時間周期。與此同時,公司研發定制型產品經過研發到批量生產再向下游客戶銷售,其周期較長,資金回籠較慢。詳細了解到企業的資金需求后,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立即安排專人上門對接,針對科技型企業“輕資產、重技術”的特點,為企業量身定制1000萬元的綜合授信額度,緩解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發展的資金壓力。

近年來,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堅持以“金融所能”對接“科創所需”,始終與安徽科技企業同頻共振,助力安徽科創之路高質量發展。

老字號遇上發展新動能:金融及時雨讓“老味道”飄出“新香氣”

壯大民營經濟,小微是關鍵。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作為民營經濟的毛細血管,在穩經濟、保增長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普惠金融的賽道上,合肥分行充分發揮自身金融優勢,持續為小微企業“輸血造氧”,激活小微企業發展引擎。

在蚌埠市懷遠縣的糯稻基地,金黃的稻穗隨風起伏,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米香,這里是某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糧倉"。作為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該企業年加工糯稻15萬噸,生產的糯米粉占據華東市場半壁江山。

多年來,該企業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運用其糧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積極構筑糯米“從田間到舌尖”的安全產業鏈,打造了中國糯稻核心種植區獨有的“有機、綠色、無公害”優質糧源供應基地。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產業也開始了轉型升級。當企業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計劃進行設備的更新改造之時,流動資金缺口卻讓設備安裝按下了"暫停鍵"。

"傳統產業升級就像蒸糯米糕,火候不到就會夾生。"企業負責人回憶道,正當研發團隊與合肥工業大學專家攻關智能化生產線時,中信銀行合肥分行通過"普惠金融直通車"送來300萬元信用貸款。這場金融“及時雨”讓企業順利完成了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更讓"老字號"糕點煥發了新生機。如今,走進該企業的自動化生產車間,機械臂精準分裝糯米粉,AI質檢系統實時監控品質,曾經依賴老師傅"手感"的糕餅生產,如今通過數據建模實現標準化。"老工藝有了科技味,老字號也能做出新文章!"捧著剛下線的無糖糯米糕樣品,技術員驕傲地說。

一直以來,中信銀行合肥分行積極履行金融央企的責任與擔當,在聚焦完善對傳統小微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加強產品創新,建立健全普惠金融產品服務體系,致力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金融甘霖”常在,民營經濟發展必將蔚然成林。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將以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己任,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實現經濟與金融的共生共榮,共同成長。(陳楊)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劉暢司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