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甬城,春意盎然,產業共鳴催生新機遇。3月20日,“車鏈合甬·源動未來”蜀山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推介會在寧波圓滿落幕。這場跨越山海的雙城對話,以產業為紐帶、以創新為引擎,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浪潮中奏響了合肥與寧波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賽道協同共進的時代強音。來自長三角近50家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齊聚一堂,共話合作、同謀發展。
以產聚勢:長三角的“綠色共鳴”
作為合肥“科里科氣”的城區代表,蜀山區匯聚了合肥市70%的科教資源。近年來,蜀山區錨定“1+2+N”現代化產業體系,依托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等主導產業,推動產業能級躍升。
蜀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楊森在致辭中表示:“蜀山區作為合肥的核心城區,擁有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191家高校院所,依托‘科大硅谷’的生態雨林,立足全省首屈一指的商務大區優勢,深耕三電系統、智能網聯等核心領域,全方面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豐沃土壤。此次攜手寧波,我們將以‘四千精神’激蕩‘科里科氣’,共同繪制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蜀山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盧磊表示,近年來,合肥蜀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緊抓發展機遇,將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務,引進了一批整車核心零部件企業。極目行遠核心團隊來自于華為、百度,已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專注于無人駕駛整車研發生產;中貝新能源動力電池PACK項目采用比亞迪最先進的2.2自動線,實現單節電芯3秒生產效能;盛位電子主導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剩余電流保護領域的國家標準,產品市場占有率超50%;文軒新能源深耕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現已成為理想汽車的主要供應商。
中貝新能源動力電池PACK項目采用比亞迪最先進的2.2自動線(蜀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活動現場,合肥市、蜀山區相關部門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藍圖、資源稟賦和投資愿景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中汽零部件技術(合肥)有限公司作了《汽車零部件碳足跡標識認證平臺建設及進展研究》主題分享,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以鏈為橋:雙城共筑產業生態圈
推介會上,合肥蜀山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正式揭牌,標志著蜀山區與中汽中心的合作邁入新階段。據悉,中汽中心旗下的中汽零部件技術(合肥)有限公司已落戶蜀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將聚焦汽車零部件和智能網聯領域的檢驗檢測。該項目投產后,將大幅提升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在檢驗檢測方面的能力,并依托中汽中心在長三角的整體布局及其近萬家的客戶資源,有效增強合肥整車制造與零部件生產之間的聯動,打通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黃金走廊”。
“從蜀山的創新心臟,到中汽中心的技術賦能,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產業聯合。”一位參會企業家感慨道。
向新而行:奔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星辰大海
蜀山區的產業布局遠不止于此。今年,蜀山區將在運河新城啟動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集聚區建設,依托全市整車企業,以中汽中心、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等龍頭企業和頂尖院所為引領,持續推動市場、政策、基金等創新要素融合,打造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示范區。
“今天的蜀山,是創新的試驗田,更是未來的孵化器。”一位與會領導如是說。
山海有距,產業無疆。這場推介會不僅是一次政企攜手的見證,更是一場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的宣言。合肥與寧波,正以產業鏈為紐帶,向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星辰大海揚帆遠航,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肖瑤 徐明 季云岡)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