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恣意綻放,梅花燦若云霞,杏花婀娜多姿,梨花芳姿初展……近期,蕭縣各地繁花有序開放,催生春日旅游熱潮,為城鄉消費注入蓬勃動能。對此,蕭縣各地積極行動,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步伐,全力寫好“賞花經濟”大文章。

在永堌鎮王山窩村的千畝梅林里,綿延的花海如粉色云霧傾瀉山谷,游人穿行其中,拍照打卡,暢享春日美好生活。梅林的山路兩旁,各式各樣的攤位有序擺放,攤主們熱情地向游客們推介本地特色產品和那些充滿匠心的民俗手工藝品。“這一段時間的生意都好得很喲,像我的面皮吧,最好時一天能賣到2000多元,趕上淡季時的三、四倍啦。就是啥都不賣,僅憑閑地出租車位,一天下來,也能掙個幾百元!”面皮攤主馬阿姨介紹。

為做好“賞花經濟”文章,永堌鎮依托千畝梅林,積極做好道路疏導、環境清潔、車位安置、餐飲等一系列準備工作,還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將緊鄰王山窩梅林的古老村落許崗村打造成極具童話色彩的“皇藏溪谷”網紅村,方便游人一體打卡觀光,放心消費,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永堌鎮許崗“皇藏溪谷”網紅村(蕭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白土鎮張村葡堤原鄉景區,筆者看到景區的游客服務中心、觀光步道、萌寵樂園、秋千樂園、垂釣中心、露營基地、葡萄科普研學基地等基礎設施已建成使用;景區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即將于3月29日舉辦的“鳶舞葡園.星空牧歌”第二屆風箏露營藝術節準備工作,場地上各類巨型風箏、特技風箏在空中翩翩起舞,讓人大飽眼福。、

“葡堤原鄉地處蔡洼紅色景區、王山窩梅林和‘皇藏溪谷’中間,是安徽省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和研學旅游示范基地。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農文旅融合,做好‘賞花經濟’文章,我們深挖古蕭窯遺址、花甲寺新石器遺址、蘇軾尋炭處等歷史文化資源,加強葡堤原鄉建設,積極準備舉辦風箏文化節、葡萄文化節、星空嘉年華等一系列文化活動,既可以吸引大批的游人前來觀光體驗,又能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前程說。

而圍繞“賞花經濟”,蕭縣孫圩子鎮政府則積極依托當地盛開的杏花,在徐里村國家AAA景區飲馬泉山莊舉辦了杏花節曲藝演唱歌友會,邀請民間曲藝人和非遺傳承人進行曲藝表演,讓游客們在近距離感受杏花之美的同時,傾聽曲藝的激昂與婉轉,盡情欣賞徐里村的自然風光。

“‘賞花經濟’是以花為‘媒’,在實現‘風景’”變‘錢景’,‘顏值’變‘產值’過程中所形成的能激活文旅市場消費潛力的經濟增長點。為做好‘賞花經濟’文章,我縣深挖各地特色資源,打造差異化體驗,精準定位花卉主題,加強場景化設計,適時舉辦漢服、書畫、歌舞等展演等融入式體活動;并在引導各地開發草莓、圣女果等農產品采摘項目的同時,加強王二嫂子茶、皇藏峪蘑菇雞、蕭縣羊肉等農副產品的宣介,延伸賞花經濟產業鏈條,提升旅游附加值。”該縣文旅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同時,依托各地的“紅”“綠”生態基底,以蔡洼、天門寺、皇藏峪、水墨圣泉小鎮等景區為核心,打造50公里精品旅游環線,沿途串聯郭莊知情園、沈峪桃花塢等十幾個景點,編織文旅網絡,讓“賞花經濟”四季延續、熱度不減;還積極營造“賞花+市集”“賞花+非遺”“賞花+研學”“賞花+美食”等多元消費場景,推出一系列融“吃喝玩游樂購”于一體的多元項目,真正讓“賞花經濟”為蕭縣鄉村旅游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張祖北

編輯:劉暢司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