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農忙時節。在收獲玉米、大豆的同時,埇橋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秸稈利用“點草成金”。在永安鎮,普通秸稈變廢為寶,秸稈變“肉”工程既解決了傳統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又有效解決了牲畜的飼草問題,助力村民做大“牛文章”。
走進安徽牧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牛舍里散發著天然飼草的清香,牛群正悠閑地享受著“美食”。
秸稈變飼料(埇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可不是普通的飼料,是專門配制的‘秸稈定制餐’。”安徽牧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明向記者介紹,“秸稈經過揉絲、除塵后,依據牛羊生長所需的營養日糧,配備青貯、精料,再經過TMR拌料機混合,便制成了‘定制餐’,不僅營養豐富還受牛羊喜愛。”
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公司負責人劉明在養殖過程中,充分利用廢棄的農作物秸稈作為飼料,同時,通過精心設計的飼料配方、精細化的飼養密度管理以及采用前沿的飼養技術,再經過不斷嘗試與探索,實現了肉牛養殖的規模化與科學化。這樣做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養殖效率,還顯著提高了肉牛的存活率,走出了一條肉牛養殖與農作物秸稈循環使用的創新之路,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秸稈變飼料(埇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今年我們收集附近村民的小麥秸稈七千多噸、青貯飼料一萬七千多噸,經過專業打包團隊打包,然后再由離田車隊運輸到我們草場里儲存。”劉明告訴記者。值得一提的是,在養牛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的牛糞也沒有造成污染,劉明笑著告訴記者:“日常養殖產生的大量牛糞也沒有浪費,牛糞經過發酵,然后作為有機肥料還田。”糞肥還田不僅避免了糞便對環境的污染,還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
埇橋區農作物秸稈種類多、總量大,“秸稈變肉”實現了“秸稈制草—草變肉—糞肥還田”的良性循環,不僅拓寬了飼料資源,也實現了種植業副產物變廢為寶高效利用。安徽牧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只是全區秸稈變“肉”工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埇橋區始終秉持“高產、優質、安全、綠色”的現代發展理念,引導農民通過秸稈變“肉”發展養牛業。截至九月底,全區有肉牛養殖場714家,出欄量50頭以上的171家,飼養肉牛44000余頭,肉牛產業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新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周勝權 張亮)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