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請出示一下您的《濱州健康碼》,請您測量體溫并進行登記,方可進入。”“您的體溫是36.2℃,正常……”,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陽光明媚,每一天,退伍軍人竇秀濤都堅守在值班值守點為出入人員掃碼測量體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為群眾的生命安全站崗、為百姓的身體健康放哨。

測量體溫(受訪者供圖 央廣網發)
作為濱城區濱北街道張集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包村干部,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竇秀濤認真履行自己本職工作。自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竇秀濤自愿奮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越是艱險越向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貢獻力量。據了解,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竇秀濤身兼兩項工作,第一項是堅持每天準時到所包村居-----張家樓村。早晨8點到村第一件事就是翻閱查看當天的值班表和防控疫情居民進出人員登記情況,對存在的不規范的地方進行督導整改,和值班人員傳達上級疫情防控新文件。和“村兩委”安排好當天工作后,八點半竇秀濤再到北尹聯合值守點進行值班,北尹值守點是一條主要交通要道,過往人員及車流量比較大,任務比較繁重,他和同事每天堅持站在路中間掃碼、測溫并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對每輛車,每個人都不放過。因執勤時嚴格遵守規定要求,被當地民眾稱作“鐵面包公”。他說:“不是俺不講人情,是疫情無情。俺卡住的是疫情,守住的是人民群眾的健康。”


奮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受訪者供圖 央廣網發)
中午11點半,竇秀濤趕緊回到社區吃午飯,來不及喝點水就又匆忙地重返北尹值守點與”同事值班,一直到下午5點半,到社區吃晚飯。晚飯后他又匆忙趕到張家樓村與值班人員一起值班。

在防疫崗位默默奉獻(受訪者供圖 央廣網發)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在抗擊疫情的行動中,竇秀濤以實際行動證明著這句錚錚誓言。在卡點上執勤,竇秀濤每天都是走得早回家晚,早晨走的時候妻子孩子還在熟睡,晚上回家的時候,妻子孩子已經入睡,很久沒有和妻子孩子見面了。這一天,正在值班的他突然電話響了,“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看我啊!我都想你了。”“孩子,我正在卡點執勤,等爸爸和叔叔們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戰爭后,就回來看你。”當問及竇秀濤是否感覺到對家人有所虧欠,他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換裝不換心,只要疫情還在持續,俺就會繼續堅守崗位,執好每一班崗。疫情不退,俺們不退。等疫情結束后再好好補償他們娘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默默奉獻在城區的各個角落,用軍人嚴的作風、鋼的意志、鐵的紀律,沖在一線、干在一線,竇秀濤就是退役軍人中的一個縮影。他們是戰“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濱州日報/濱州網 通訊員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