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專家破獲肝癌“身份指紋”,將傳統檢測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有望今年底臨床推廣
抽一管血,通過一個“特別”的試劑盒進行檢測,即可獲知患者有沒有患肝癌(肝癌復發)。
格林威治時間10月9日,國際學術頂尖雜志《Nature Materials》上一篇關于肝癌早診早治的文章發表,引起國內外科學界廣泛關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醫院院長徐瑞華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Kang Zhang(張康)教授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歷經多年研究探索,終于“破題”——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循環腫瘤DNA(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及療效和預后預測的新方法。這種新方法與原來常規的甲胎蛋白(AFP)檢測相比,將肝癌的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
傳統檢測漏診率達40%
我國是肝癌大國。2015年統計資料表明,我國肝癌新發和死亡病例分別高達46.6萬和42.2萬,均占全世界肝癌新發和死亡病例的50%以上。
在我國,肝癌早診比例不足10%,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肝癌早期診斷比較常見的方法是通過檢測血液中的肝癌標志物AFP含量是否明顯升高。不過,如果單純依賴AFP檢測,100個肝癌患者中有40個會漏診。同時,有20%左右的非肝癌患者會由于其他原因,比如妊娠、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胎原性腫瘤、轉移性腫瘤等引起AFP升高,即誤診率高達20%。
破獲肝癌“身份指紋”
有沒有更加準確、簡單方便的早期篩查和診斷的辦法呢?五年前,徐瑞華教授團隊就開始著手攻堅這個難題。2017年10月,他們終于找到了新辦法。
ctDNA相當于腫瘤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身份指紋”,由于其攜帶有與原發腫瘤相一致的甲基化改變,理論上可以利用循環腫瘤DNA(ctDNA)的甲基化譜對腫瘤進行診斷。但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微,每毫升血中僅有約20ng,在這么微量的ctDNA中檢測單個堿基的甲基化水平,好比在數百萬人流中找到個別犯罪分子,其難度可想而知。
科學家團隊通過一系列關鍵性的實驗技術,終于在48萬多個候選的ctDNA位點中分別找到了10個早期診斷和療效相關以及8個預后相關的位點。
據統計,新方法對肝癌患者的漏診率降至15%左右,誤診率降至7%左右,比傳統的AFP檢測漏診率降低一半以上。“新方法的優越性不僅在準確性。它通過簡單抽血即可完成檢測,避免患者受活檢和放射性輻射之苦。”徐瑞華如是說。
或成腫瘤篩查新手段
據了解,目前肝癌ctDNA甲基化診斷試劑盒的研發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預計10月中旬將首先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應用,前期主要在體檢中心和臨床部分患者免費使用,重點是具有肝癌高危因素,如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有肝癌家族史,或者曾經患肝癌接受了手術治療的人群。
該試劑盒今年年底有望大規模臨床推廣,年供應100萬人份。徐瑞華透露,團隊將繼續研究ctDNA標志物在結直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腫瘤的應用,這一技術有望成為常見腫瘤篩查、診斷、療效監測和預后預測的新手段。(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黃金娟 余廣彪 歐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