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強的父母和網游進行了9年關于兒子的“爭奪戰”,從現在的情況看,他們輸得很慘。
如果你的孩子正好也在玩網絡游戲,那么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做,心理醫生對阿強事件的解讀,或許對你有幫助。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是他們的監護人,在對待網絡游戲的指導性、方向性、成癮控制方面起到的作用是特別大的。”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精神疾病早期干預科副主任醫師王奕權說,網癮的發展分階段的,在不同的階段,家長應該采取的措施不一樣。
第一階段,就是網癮損害了孩子的正常社會功能,人際交往有了缺失,表現為孩子不愿去學校。
在阿強身上,這一段發生在他讀中學的時候,當時他時常逃課通宵上網吧。
“這時候家長應該開始對孩子上網時間進行把控,嚴格控制孩子每次上網時間,比如只有完成作業后才給一定的上網時間,同時讓他們轉移網絡依賴感。”王奕權說,這時候的孩子之所以會逃課玩游戲,是因為在游戲中能緩解孤獨感、焦慮感。這類孩子往往在學習或與同學交往中已出現了不適,一旦這些情緒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很好地釋放,他們就會通過游戲來忘記壓力。
此時,作為家長,應該更關心孩子,培養他們健康積極的興趣愛好,建立一個解決心理問題的渠道。總之,此階段,問題解決“疏”優于“堵”。
而當網癮發展為茶飯不思、和家人關系對立的時候,就已經屬于重度階段了。在阿強身上,出現在他高中畢業之后。
“這時候需要強有力的干預,家長要果斷地讓孩子和網絡分離,比如家里斷網1個月,家長也不用網絡。”王奕權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用“病人”稱呼了,而在他看來,阿強發展為“病人”,和家長的妥協不無關系。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