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的浙大心理系老教授黃秀蘭,從1998年起先后花費40余萬元購買保健品。去年,她幡然醒悟,并寫下防騙真經,告誡老年人謹防受騙。“活得愉快很重要,老怕死怕活的,當然容易上當。”
買了將近20年,黃老終于發現了保健品的“坑老”套路。于是奮筆疾書,剖析老人被坑的原委。黃老的五點分析一是保健品治病的期待心理;二是怕死的恐懼心理;三是從眾心理;四是名人效應心理;五是兒女大都在國外的孤獨心理。
黃老教授以切身經歷,從專業角度分析老人被坑心理,很有研究價值與普世意義。但是,我們還想從黃教授的被坑經歷中小做補遺,那就是虛榮心理與炫富心理。正如黃教授所言,“其實我知道很多保健品是坑人的,但跟業務員太熟了,礙于情面才買的”,明知坑人卻偏偏還買,這是什么心理?她住院時,雖然女兒女婿都會去看她,但那些熟悉的保健品業務員,每天一個接一個來看她。“你好意思不買他的保健品嗎?”——還是有錢,窮人干不出這種事。
只要是人,為名而生為利而活是正常的。即使是英名、美名、廉名不照樣還是一個“名”?其實,不為名不為利本身亦即是名,而且是最大的名。這就是人與動物最重要的區別。
黃老教授退休后住在廣州的高檔小區,又是資深的心理學教授,自然,那些業務員便會以高素質、高品位、高檔次、高身份、高情商、高智商給黃老教授加冕,騙子帶她去韶關聽課,“告訴我這些保健品只有國務院津貼專家才能買得到,我一心動就買了。”真的很遺憾,研究心理的老教授被這些可惡的騙子研究了。6萬元的頻譜屋說買就買。國家領導人、國務院津貼專家才能買的我憑什么不能買?炫豪耀富,徒慕虛名——心理學家一次又一次地被騙子所騙。
騙子圖利,常常從“名”上入手,心理專家當比常人更清楚。
魏潤身(首師大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