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記者手記
再訪災區看重建 浴火重生展新顏
[打印本頁]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 【進入中廣社區】
中廣網汶川4月20日消息(記者邵立肅 劉濤)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汶川地震即將三周年了。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災區人民奮起重建,四面八方全力馳援,共筑更加美好的家園。從今天起,中央臺推出系列特別報道:《再訪災區看重建》,第一篇:《浴火重生展新顏》。
陽春四月,川蜀大地生機盎然。地震中損毀的都江堰市向峨小學,地震過后一年就重新建成。寬敞明亮的教室、寬大的運動場、成行的綠樹,學生們驚喜不斷:“像是在一種夢境里面,很壯觀、很美麗。我覺得新學校很漂亮,謝謝叔叔阿姨。”
和向峨小學一樣,醫院、幼兒園等公益場所率先開建,并且都是按照7級抗震標準建設的。用災區群眾的話說,現在災區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
而地震中心映秀鎮,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將一棟棟具有藏族特色的農家小樓連在一起。漂亮、整潔的村貌,供水、排水、綠化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跟城里的小區沒有什么區別。老街村42歲的村民黃昌英搬進新房子一年多了,看著家里已經配齊了的彩電、熱水器、家具,她心別提有多高興了。
記者:這是衛生間?還配洗澡的?
黃昌英:哎,這是衛生間,自己買的。”“用這個燒熱水?”“哎,熱水器燒熱水,這個洗衣服。”“啊,洗衣機。”“這些以前還是有,房子比原來要好點。”“現在房子比以前要好點。
像黃昌英一樣,四川530多萬受災群眾在政府的幫助下都搬進了新房子,房子不僅比以前的大,衛生條件也好,很多災區還把水泥路直接修到了受災群眾家門口,讓災區群眾告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
災區重建不僅是重建房子,也不僅是改善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給災區群眾謀生計,解決他們長遠發展難題。汶川縣水磨鎮農民遠學才,就把當地的特色飲食“九大碗”搬進了自家樓下的臨街鋪面,每個月純收入就達一萬多:“以前就是靠種地、打零工,現在自家當老板,現在工人是六個,一個月就要九千接近一萬的工資,然后下來有一萬多塊錢利潤。”
在災區,一批綠色環保的特色農業、手工業也成為農民富裕的主要途徑,汶川的大櫻桃、雅安的茶葉、綿竹的年畫早已經成為品牌俏貨和“掙錢源頭”,100多萬受災群眾搞起了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業,近17萬受災群眾在地震遺址旅游、鄉村旅游等恢復的產業中,找到了新的出路……160萬災區農民通過政府培訓得以再就業,他們的“錢袋子”在政府新規劃和支持的這些產業中,越來越鼓。
中央臺短評:重建新家園 點亮新希望
撰寫:趙九驍
春秋三度,日新月異,凝聚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牽掛與支援,地震災區群眾用不屈的意志,在山河破碎、瘡痍滿目的土地上,重建起安居樂業、生態文明、安全和諧的新家園。
災后重建,第一標準是民生。如今,在汶川、北川,在隴南、漢中…..在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房中,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化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以往的民生“短板”,在重建中實現跨越。
災后重建,第一要務是發展。縱橫交錯的道路交通,優化升級的工業布局,環保綠色的生態農業和旅游業,讓災區的經濟不僅“強筋壯骨”,更是“脫胎換骨”。
災后重建,第一啟示是信心。抗震救災時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恢復重建時我們以人為本、加快發展,中華民族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堅強與智慧,能創造出應對災難、浴火重生的偉大奇跡,也一定能點亮希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之聲、中國廣播網聯合推出新聞線索提供平臺,您可將新聞線索發至郵箱:xwxs@cnr.cn,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 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