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前方記者手記
【記者】王恒:西藏印象——康珠多吉
[打印本頁]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 【進入中廣社區】
康珠現場制作工藝品
最初是想采訪一些在西藏做小生意的人,曾援藏半年、熟悉情況的王昭朋就把康珠介紹給了我,說他是個靠譜的賣家。于是,在一天工作結束后,我們決定一起去找康珠。在八廊街的一個筒子樓里,我們來到康珠家,見到了這個康巴漢子。
康珠的家雖然是租的房子,雖然客廳只有5-6平米,但是經過他精心的裝飾和布置,房間四壁掛滿了佛像、照片、壁畫,充滿了藏族特色。剛坐下,康珠就為我們斟滿家鄉的茶,一種很香的據說可以緩解高原反應的茶,這個時候,我才認真的打量了康珠一番:黝黑的皮膚、又黑又濃的自來卷頭發、胸前長長的佛珠,再加上單純善良的笑容,典型藏族男人的形象。之前我對他的了解,僅限于“商家描述”:他算西藏特產的“一級批發商”,諸如蜜蠟、綠松石之類的很多原礦石,他從普通藏民家收購回來,然后倒手賣給八廊街的店鋪;而像藏刀、手串這種工藝品,他還會自己制作,選料正宗、工藝還算精美,所以,他賣的東西,要比普通店鋪便宜很多。只是他的貨品不全,你來了,趕上他“收”到了什么東西,就看什么東西;如果你有特定要求,比如什么品質的蜜蠟、什么樣子的首飾,他再幫你找或者制作,有點“私房菜”的意思。
這次來到他家,喝著茶,欣賞著屋里的擺設,讓我感覺是自己一個串門的客人。康珠也很快就打開話匣子,和我們聊起來。從聊天里我對他知道了更多:老家在四川康巴,娶妻生子后來到拉薩做小生意,開始啥都不會,跟在別人后面看,慢慢的,無論是對原料的鑒別,或是工藝品的制作,他都能獨立完成,但是因為資金不夠,所以開不起店面。不過,正因為這樣,價廉物美、講誠信也成了他的標簽,很多客人都變成了朋友,依靠口碑,他倒也不愁吃穿。不僅自己在拉薩站住了腳,還把包括岳母、小姨子在內的全家人都接到了拉薩生活。
在康珠家-掛上他的蜜蠟串
“茶”過三旬,他從柜子里把自己的“商品”拿出來攤在桌子上,然后如數家珍的向我們介紹:這是蜜蠟,多少錢一克;那是菩提佛珠,少了多少錢不賣;這種藏刀是牛骨的刀柄、銀子的刀鞘……經過詢價和比較,發現成色基本一樣的東西在康珠家果然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接著,康珠現場為我們展示了手鏈的制作過程:首先,他從柜子里掏出七八樣工具,有小電鉆、各種尺寸的刻刀、一大包各種材料的手鏈繩、搭配用的小珠子、白銅質地的小配飾……然后,他開始在珠子上鉆眼、打磨,然后穿繩,一遍穿一遍跟我們說:“這個珠子配上好看”、“這個石頭好,在別的地方找不到。”更讓我們吃驚的是,康珠那雙看起來又粗又壯的大手,在編手鏈、打結的時候卻零活無比,手指翻動,一個中國結就打好了,聽著我們的吃驚和夸獎聲,這個康巴漢子笑紅了臉,但是依然驕傲的說“我這個沒人教,都是看看這個人,看看那個人,自己就會了”。喝飽了茶,康珠把我們一路送到出租車上。路上,王昭朋告訴我,隨著西藏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轉行做小生意的農民很多,像康珠這樣從外地來拉薩謀生的人更是越來越多。堅韌的性格、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善良厚道的特點,使康珠這樣的藏族同胞不僅樹立了口碑,還結交了很多朋友,生意越來越好做,日子也過的越來越好。